-
安德鲁·巴切维奇: 解救“美国优先” ——责任民族主义长啥样
关键字: 美国优先罗斯福一战二战美国拯救世界美国国家利益特朗普导言
【今天的美国人需要更好地记住历史。以开放的心态记忆意味着考虑旧争论失败一方的观点也许也值得聆听。当前最紧要的是,在乌托邦全球主义的废墟和特朗普的活报剧之中,创造性地思考美国所面临的危境。剥去它们不幸的历史联系并加以适当解读,许多赋予原旨版美国优先运动活力的关怀和信念也能构成背离原旨的有力论点。】
美国人常常滥用的权力之一即选择性记忆。那么官方几乎没注意到今年是美国参加一战[2]一百周年纪念就不令人感到奇怪了。委员会压根没有通过过赞扬“勇敢的美军士兵为‘民主世界之安全’做出不懈努力”的众议院决议。并且尽管参议院的确支持了一项对1917年4月[3]宣战“表达感激和赞扬”的法令,白宫仍完全无视了该纪念日。就华盛顿而言,那一冲突几乎没有引起政治关注。
当然,情况也不总是如此。对那些历劫者而言,“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3]”是一种炽烈的经历。它唤醒了激烈的幻想破灭,混杂着一种被其初衷和目的欺骗的情感。可怖的冲突似乎仅仅是制造了新的麻烦;前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1919年的一个演讲中坚称116000名美国士兵在战争中牺牲“拯救了世界的自由”——听起来是那么虚伪。
因此20年之后,当另一场欧洲冲突给美国人带来一次全新的拯救自由的机会时,许多人畏缩不前了。他们觉得,与法国和英国一道,向德国发起第二次战争的结果可能比第一次还不尽人意。那些希望美国远离那场战争的人们组织了一个由“美国优先委员会”(the America First Committee)[4]领导的全国性草根运动。在其短暂存续期间,运动争取到了比茶党运动更多的支持者,比占领华尔街(Occupy Wall Street)或是黑命贵(Black Lives Matter)组织得都要好,也比“抵制”特朗普运动收获了更多的政治影响。
尽管广泛从政治光谱中吸收到了支持,运动依然失败了。刚好是在1941年12月珍珠港偷袭之前,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启动了一项加强干预计划,旨在让美国作为一个羽翼丰满的交战国投入到战争之中。提到纳粹德国,罗斯福相信,一战公认的教训——最主要的是,法国和英国将美国当成幼儿一般耍弄——是不成立的。
他严厉批评那些不认为“民主的敌人们”已经与法西斯主义者、共产主义者以及“每一致力于极端和种族及宗教不宽容的群体”结盟的人。事实上,罗斯福将反干预主义描述成反美国,诽谤在所难免。“美国优先”的说法变成了一个笑柄。在反干预主义情绪幸存下来这一意义上,它仅仅是作为一种外围现象存在,与极右翼和极左派有关。
几十年里,二战留存于美国人历史意识的最前端,轻易地掩盖了一战。政治家和评论员们常常向二战的经典教训致意,警示人们应防范绥靖主义的危险,强调对抗恶势力的必要性。对“美国优先”来说,该标语与受一战不好影响的那些标语一齐产生了回响,它似乎无药可救,具有与白银和禁酒运动(the Free Silver and Prohibition movements)一样的政治影响。然后特朗普来了,这一无药可救的标语得到了突如其来的解救。
乌托邦主义的鼠目寸光
只要冷战继续,以及随之而来的可预见的对抗国际共产主义的紧迫性,“美国优先”就仍是一种美国不负责任的象征,是一种狭隘避祸观念的提醒物。苏联解体曾触发短暂混乱,人们怀疑美国可能宣扬“和平红利”并收缩回家,而精英们的观点也曾不遗余时地声讨过那样的前景。
今日可清晰见得历史的未来轨迹——共产主义的崩溃已为那种顾虑扫清了一切剩余的困惑——美国有责任贯彻未来美国的领导地位前所未有之重要的主张,该想法导致了作家R.R·里诺(R.R.Reno)[5]恰当称为“乌托邦全球主义”的兴起。
有三种预期可帮助我们了解这一后冷战模型。根据第一种,特定类型的企业资本主义在美国充当先锋,利用先进技术在全球开疆拓土,发挥出在曾一度无法想象的范围内创造财富的潜能。根据第二种,大规模军事占领——诚如所有人在1990至1991年海湾战争中看到的那样——或许赋予了美国一种创建(并推行)世界秩序的史无前例的能力。而根据第三种,白宫,不再仅仅是这个国家最高行政官的官方居所,现在也是实际上的全球指挥所,总司令的命令延及地球的边边角角。
在政策圈子里,人们普遍假定美国的权力——由总统掌握,并由政治、军事和企业精英的集体智慧充当智囊——对于完成前方的任务来说已足够。尽管有一些外来者质疑那一假设,这样的关切从不具有吸引力。谨慎权衡目的和手段意味着胆小怕事。这一假设也存在纵容大众意愿向孤立主义倾斜的危险,而自从美国优先运动在旧日本帝国和希特勒手下遭遇失败之后,孤立主义便被缰绳牢牢束缚住了。
1990年代,美国官方一次又一次地对倒退的危险提出警告。他们宣称美国是“须臾不可离的国家”,这种神学似的断言成了治国之道的基础。9/11之后,政策的制定者们没有将袭击视为对过度扩张造成后果的警告,反而将之视作美国努力实现乌托邦全球主义之紧要性的证据。
因而,2005年,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胶着的战争还在持续,小布什总统[6]召唤起威尔逊精神并向他的公民同胞们保证说“在全世界拓展自由”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天命。”
十年之后,那两场战争依然是战火弥漫,其他的紧急情况也时常爆发,鲜血尽撒,资材靡费。特朗普谴责称整个后冷战布局就是个骗局。在他总统竞选期间,他发誓愿“让美国再次伟大”并补回因全球化造成的就业机会的流失。他保证避免不必要的武装冲突,并在任何无法避免的冲突中速胜。
然而尽管他否定了乌托邦全球主义中的前两部分,他承认了第三部分。作为总统,他自己会把事情搞定。一旦就任,他就发誓说他会将他的权威发挥到极致,保护普通美国老百姓远离全球化的力量所带来的进一步威胁,并且终止滥用武力。不接受全球主义,特朗普保证要让“美国优先”。
特朗普对于那一历史包袱沉重措辞的挪用,将其作为竞选和就职演说的中心主题,是在冒犯政治正确。然而它的意义远远不止。特朗普至少含蓄地表明了那些反对罗斯福的反干预主义者们终究是对的。更有甚者,他宣称二战的教训以及自教训中衍生出的美国治国传统已经过时了。
政策的可能影响似乎是清晰的。专栏作家查理斯·克劳特哈默一笔带过地写到,特朗普的就职演说“激进地重新定义了二战以来所理解的美国国家利益”。领导全球不搞了,美国现在选择了“偏安一隅和自降身价”。另一位专栏作家,威廉·克里斯托尔则哀叹,听到“一位美国总统宣告‘美国优先’”是“令人深感沮丧并让人认为庸俗不堪的”。
毫无疑问,特朗普本人不仅庸俗不堪还自恋且不诚实,这就是事实。然而担心他拥护“美国优先”会导致美国背离世界已经证明是毫无根据的了。下令针对一个屠杀自己公民而没有对美国造成威胁的政权实施惩罚性空袭[7],诚如特朗普在叙利亚所做的那样,不叫孤立主义。
- 原标题:《外交事务》:解救“美国优先” ——责任民族主义长啥样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  观察者头条  ●风闻 · 24小时最热 查看全部>>最新视频最新闻 Hot
-
《科学》揭露美国医药审查黑幕 或许证实了你的猜想
-
这片子观众少到没评分,却看透日本如何培养队长小翼
-
“仗势欺人美国佬”加渔船在争议水域被美巡逻队拦下
-
泰沉船事故致42人遇难 为何一上船就收走救生衣?
-
靠香港群众的捐款,他在内地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
独立日,自由女神像上的抗议者被捕
-
印航回应改成“中国台北”:外交部指示
-
“为什么美国不直接入侵委内瑞拉呢?”
-
“美关税清单200多亿由外资生产 美企占相当比例”
-
英媒在美独立日发文 美国人上去就怼
-
只是觉得好玩?男子在上海地铁多次点火烧纸被刑拘
-
日本老牌女子大学将招收男生:只要内心是妹子就行
-
最近美国高官吃个饭真是坎坷
-
亲妈把孩子罩在凳下打麻将?警方回应来了
-
有这样一个“阴谋论”在美国疯传…
-
我,默克尔,不慌了!真的吗?
快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