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建国:从新农合与免费透析看中国医疗进步
关键字: 医保钢的肾罗一笑大病医保医疗保险免费医疗【文/bet365苹果版专栏作者 杜建国】
在前两篇文章中,我讲了脱贫攻坚为何难以成为舆论热点以及农村住房与教育的改善,现在来讲讲中国城乡医疗方面的变化。
近年来,通过在各地的参观我发现,相比于十多年前,农村的医疗条件已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当然,这一改善并不是从目前的脱贫攻坚时期而是从2003年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诞生时就已开始了。
一、被舆论掩盖的免费透析
我从2016年冬天在湖南常德某县的参观说起。
参观期间,我问起了农村医疗情况,市宣传部与该县宣传部的干部告诉我,现在新农合医保在农村都普及了,一人一年总共交150块,报销的范围以及比例也都在逐步提高,农民的医疗条件比过去好多了。我进一步问住院以及慢性病这些花费多的治疗的报销情况,该干部回答说,这方面也是在改善的,像过去终末期肾病(尿毒症)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一年就需要五六万元甚至八九万元,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好多人负担不起,现在新农合已经实现绝大部分报销了。听闻此言,我有些将信将疑,因为长期以来媒体经常以透析昂贵为例来抱怨中国“看病难看病贵”,难道媒体说的不是事实?看到我犯疑,同行的湖南日报记者禹振华就在一旁举证说:
“我表弟媳妇是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石江镇的农民,去年检测出尿毒症,她的透析治疗就一直是免费的。别的地方没调查我不敢说,在洞口县,农民只要参加了新农合医保的,在基层医院做透析几乎全部给报销。”
之前我对新农合已经有所了解了,但是没想到现在已经推进到连血液透析都接近全部报销这样的程度了。直到此时,我才意识到之前大量媒体关于患者支付不起昂贵的透析费用的报道,可能并不符合事实,忽视了新农合与城镇医保普及所起到的作用。
2013年1月11日南方周末记者柴会群的报道《钢的肾——一个尿毒症患者的十三年自助透析路》,曾在中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该报道称,中国公立医院作为垄断体制对透析收取高额费用,致使“大部分病人因为经济原因被挡在医院血透室之外”,这逼迫“不少尿毒症患者自制透析机来进行治疗13年”,而自助透析成本仅“60元/次”(此数字被作者低估)。
那么在2013年前后,“大部分病人因为经济原因被挡在医院血透室之外”的说法符合中国的事实吗?答案很明显:当时城乡医保已经普及了,血液透析也纳入城乡医保报销范围之内,这种现象是不太可能出现的。
中国医保体系的建立,始于九十年代末期,当时先推行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确定“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起新农合开始逐步试点并推广到了全国。2007年起又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将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城镇未成年人和没有工作的居民纳入了医保。
截至2011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人数合在一起超过13亿,覆盖面达到全国人口的95%以上(见2012年《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治疗,也在报销范围之内,且后来又被纳入大病保险、慢性病补助范围,报销比例进一步得到提高。
当然,大病慢性病报销比例提高在各地进度不一,像湖南,在2010-2012年陆续将30余种重大疾病纳入大病保障范围,其规定报销比例提高至不低于80%。其中,终末期肾病最晚于2011年8月纳入大病保障(“湖南公布新农合大病救治新标准新增6个病种”,人民网湖南2011年8月31日)。可以说,最晚到2012年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普通中国人已经因为医保完善而能够负担得起血液透析了,而不是像《钢的肾》所断言的那样相反。
2012年12月26日即《钢的肾》刊登前不久,在《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曾如此介绍新农合对报销透析的情况:“我在江西调研了解到,江西的肾透析的病人,新农合报销了70%,民政的大病救助报销20%,医院又承担10%,这样透析的病人就能够全部得到保障。”
同一时期,也有地方媒体曾刊登过反映这一变化的报道,如“肾衰竭22年靠血液透析生存 90%医保报销”(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2012年06月11日)、“12年60多万透析费报销50多万”(大连晚报2012年11月06日)等。遗憾得是,这些报道影响力很小,无法像南方周末的《钢的肾》那样被广泛关注,也无法得到门户网站以及自媒体“意见领袖”们的跟进推广。
可见,2013年《钢的肾》所称的“大部分病人因为经济原因被挡在医院血透室之外”,很大程度上是不符合当时的事实的。那么,该文做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什么呢?仅仅只是一句“根据某项研究报告”而已。
在为写作此文搜集材料时(即2017年11月3日)我才发现,原来在江苏,2012年8月起对七种大病提高了报销比例,终末期肾病就在这七种大病之中,城乡医保参保者若治疗这七种大病,报销比例能有70%-80%,对于低保户等特困群体,还能进一步享受医疗救助,使报销比例达到90%。也就是说,到2012年8月以后,胡颂文这样的患者做透析可能报销接近90%。(《江苏医保付费方式改革启动 七种大病按病种收费》,扬子晚报2012年8月20日)
我不明白——《钢的肾》对此也避而不谈,《钢》文中自制透析机的那位患者胡颂文为何不像绝大部分中国人那样加入医保来以此解决治疗费用呢?
也是在为写作此文搜集材料时我发现,其实早在《钢》文发表不久之后的2013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就已刊文《大病保障正在加快完善(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提出了同样的质疑,并展示了被《钢》所隐瞒了的更为全面的真相。
原来,胡颂文没有加入医保是因为:
“胡颂文对医保政策并不熟悉。谈到为什么不通过医保在县医院进行治疗,他说,“十几年不太出门,不了解外面的政策”,此外还是觉得在医院透析贵,自己的腿在10年前摔伤后,也不方便行动。“在家治疗的费用,我们自己能过得去,所以长期以来没有想寻求帮助,而且心想捐款也只是一时的。以前不讲,政府也不知道。这主要是我不了解政策,不知道待遇现在已经很好了。”胡颂文介绍,直到2012年6月他去了一趟县人民医院,发现不少没有正式工作的尿毒症患者都享受到了低保待遇,并且拿到了县慈善协会的捐款,才萌生了主动求助的念头。于是,去年7月,胡颂文找到县慈善会和县民政局,申请到了低保。江苏省海安县民政局救济救灾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胡颂文已经纳入了低保,每月可领到420元低保金。去年胡颂文也参加了新农合医保,可从今年起享受新农合。”
在人民日报之前,2013年1月18日健康报也曾刊文《“钢的肾” 被曲解的极端样本》,指出了《钢的肾》所隐瞒的事实:“(2012年)8月底,当地民政部门垫资帮他参加了新农合”,胡颂文将通过新农合去医院进行治疗,而不必再像以往那样“自助透析”。
胡颂文对媒体利用他这个案例指责医院透析收费过高(这正是《钢的肾》一文所宣扬的)的做法也表示了不解:
“为什么都要骂医院呢?……1994年我在南京的医院做血透的时候就是一次400元,现在还是400元。医院做这个不赚钱啊。”
令人吃惊的是,明明胡颂文已经于2012年7月申请了低保并于8月加入了新农合(2013年起正式享用),以此来解决自己的透析费用,但是,2013年1月才发表的《钢的肾》对此却只字不提,仍旧借胡颂文来渲染“大部分中国人无力负担透析费用”的不实之言。
遗憾的是,像《“钢的肾” 被曲解的极端样本》、《大病保障正在加快完善(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这样的客观报道、澄清事实文章,远没有煽情却不符合事实的《钢的肾——一个尿毒症患者的十三年自助透析路》传播得广、引起的反响大。
对胡颂文这一案例,如下解读才是客观全面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大部分中国普通居民缺乏医保,长期的透析成为难以承受的负担;2003年起,城乡医保迅速普及,最晚到2012年,随着大病保险对报销比例的进一步提高,即使收入最低的那一部分中国人只要有医保,这时也基本能够负担得起透析了。
不得不说:在透析方面,在医疗改善、医保普及方面,中国的主流媒体的宣传与中国的现实严重脱节。媒体摒弃了客观报道的原则,对事实变化视而不见,立场先行,误导了公众。像《钢的肾》等文章就制造了如下明显的不实观念:第一,无视医保的作用而断言大多数人负担不起透析;第二,本来透析收费近20年不曾上涨,却说公立医院依仗垄断通过透析赚取高额利润(柴会群:《自助透析之困:不在难而在利益垄断》,南方周末2013年1月11日)。关于公立医院垄断医疗的舆论,也是不符合事实的。中国医疗市场早就全面放开了,2013年私营医院数量已经与公立医院持平,到2014年底,私营医院的数量已占57%,明显多于公立医院。何来垄断?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  观察者头条  ●风闻 · 24小时最热 查看全部>>最新视频最新闻 Hot
-
《科学》揭露美国医药审查黑幕 或许证实了你的猜想
-
这片子观众少到没评分,却看透日本如何培养队长小翼
-
“仗势欺人美国佬”加渔船在争议水域被美巡逻队拦下
-
泰沉船事故致42人遇难 为何一上船就收走救生衣?
-
靠香港群众的捐款,他在内地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
独立日,自由女神像上的抗议者被捕
-
印航回应改成“中国台北”:外交部指示
-
“为什么美国不直接入侵委内瑞拉呢?”
-
“美关税清单200多亿由外资生产 美企占相当比例”
-
英媒在美独立日发文 美国人上去就怼
-
只是觉得好玩?男子在上海地铁多次点火烧纸被刑拘
-
日本老牌女子大学将招收男生:只要内心是妹子就行
-
最近美国高官吃个饭真是坎坷
-
亲妈把孩子罩在凳下打麻将?警方回应来了
-
有这样一个“阴谋论”在美国疯传…
-
我,默克尔,不慌了!真的吗?
快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