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志超:如何看待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中,上博的第101件展品是二维码?关键字: 二维码大英博物馆100件物品中的世界史解码器反馈系统【2010年,大英博物馆与BBC联合制作了介绍大英博物馆的100件/组藏品的广播节目,名为“100件物品中的世界史”,广受欢迎。2014年起,由广播节目转化而来的同名展览先后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亮相,各站展品略有差异,而第101件则截然不同。上海博物馆是这个世界巡展的第九站,“第101件展品”是一张二维码。为什么上博选择了二维码来担当这样一个角色呢?】   这个二维码是由展览中的100件展品的图像组成的。图/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神的位置 在很久以前,人类社会最核心的位置是留给神的。   我们顺着展品的顺序往下看。   王南的这本《万神殿堂》,着重提到了罗马万神殿的穹顶。穹顶的空洞雨天会漏雨进来,晴天会射入一道光线。 关于空间实际的意义众说纷纭,作者给出的理解是:这个最中心的位置,是留给人与自然对话的窗口,是留给神的位置。 配合以前很多的教堂和城市规划来看,在很长一段历史中,最中心的位置都是留给神的。   人的位置 随即过渡到追求人性化的过程,从文艺复兴到科技以人为本,最核心的位置让给了人们自己。 在安藤忠雄的住吉长屋里,也有一个类似的,用来感受自然的天井。但这不是一个神殿,是确实有人生活的民宅。 而且这个中间开敞的天井是连接楼上卧室和楼下卫生间的唯一通道,下雨天必须打着伞去上厕所。而且室内全部的采光也都来自于这个天井。   对此安藤忠雄也在自传里特别感谢这家住户,并感谢他们能够理解这个理念。这是一种人对自然的感知,对晴霜雨雪春夏秋冬的感觉,对人生活本身的敏感。 从人性化、以人为本的思潮产生以来,建筑和工业设计开始凸显人性。就像纽约的中心花园一样,人类社会的核心位置开始让位给人。   - 原标题:如何看待上博选择二维码作为第101件展品?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韩京霏
 
- 
				 
				
				
				
				
				
				●  观察者头条  ●风闻 · 24小时最热 查看全部>>最新视频最新闻 Hot- 
									  “当前形势下,德方愿同中方开展'工业4.0'合作”
- 
									  日本厂商拟将这个电子元件涨价近3成 手机也跟着涨?
- 
									  “中国女婿”来救场
- 
									  陆委会主委将赴美 台媒:打探美国下一张“台湾牌”
- 
									  为了赚钱 美国阻挠别国支持母乳喂养
- 
									  《科学》揭露美国医药审查黑幕 或许证实了你的猜想
- 
									  这片子观众少到没评分,却看透日本如何培养队长小翼
- 
									  “仗势欺人美国佬”加渔船在争议水域被美巡逻队拦下
- 
									  泰沉船事故致42人遇难 为何一上船就收走救生衣?
- 
									  靠香港群众的捐款,他在内地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 
									  独立日,自由女神像上的抗议者被捕
- 
									  印航回应改成“中国台北”:外交部指示
- 
									  “为什么美国不直接入侵委内瑞拉呢?”
- 
									  “美关税清单200多亿由外资生产 美企占相当比例”
- 
									  英媒在美独立日发文 美国人上去就怼
- 
									  只是觉得好玩?男子在上海地铁多次点火烧纸被刑拘
 快讯
-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