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兰·瓦什纳夫:印度的噩梦——《梦想者》书评
关键字: 印度梦印度经济电信诈骗印度世纪莫迪民族主义城市化人口红利如果说20世纪末标志着中国的迅猛崛起,那21世纪初则被许多人认为是印度在全球舞台上赢得关注的时刻。今年一月,世界银行宣布,印度正在超越增速放缓的老对手中国,将成为2018年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全球老牌咨询公司麦肯锡将印度新兴中产阶级称为“黄金鸟”,这个谚语令人回想起古印度繁荣活跃的市场。而IBM更是把即将到来的时代直接冠名为“印度世纪”。
尽管各种预测都笼罩着乐观的光晕,但印度的未来其实远远谈不上有保障。在经济改革、行政智慧和政治领导力(也许还要点运气)的合理作用下,印度无疑有机会在本世纪大面积走向繁荣。然而如果上述条件得不到满足,印度将迎来令人不安的反乌托邦时代,届时数亿印度人的梦想无法实现,可能剧烈损伤该国的社会肌体。印度记者斯妮格达·普纳姆在新书《梦想者:印度青年如何改变他们的世界》中勾勒的,正是这样一种阴郁的情境。
《梦想者:印度青年如何改变他们的世界》
印度梦
关于印度黄金时代的预测,通常都基于两种趋势。首先是城市化:从2010年到2050年,印度城市人口增幅将高达5亿人,这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人口增长。从历史上看,城市化通常意味着识字率上升、中产阶级建立、经济活力以及日益认同世界主义。
第二大趋势是经济学家所说的“人口红利”,这指的是当大量年轻人成为劳动人口并促使经济生产率和储蓄率双双上升时,经济体所收获的经济利益。其他主要经济体人口均在逐渐老化,但印度截至2030年以前每月新增劳动力近100万之多。根据联合国估计,未来几十年全球15岁至64岁的人口增长将有四分之一来自印度。
然而另一套悲观的叙事开始浮现,与印度崛起的乐观心态形成鲜明对比——在其勾勒下,城市化与人口结构的合力不但无法带来丰厚的红利,反而将引发社会灾难。这种观点认为,由于基础设施破旧、服务质量低下、就业机会稀缺,印度的城市化即使能创造星星点点的财富和繁荣,也无法惠及普罗大众。因为新增就业机会远远不能满足急速扩张的劳动力队伍,迷茫的印度年轻人将被迫更加炽热地追逐身份政治,而一味强调身份标识可能加深族群隔阂并为教派冲突推波助澜。
新德里某建筑工地外,一名临时工抱着她的孩子
作为《印度斯坦时报》记者,普纳姆近距离观察了印度北部印地语区中心地带的年轻居民,试图了解他们的愿望和忧虑。与凯瑟琳·布的《美丽永恒的背后》相似,普纳姆将注意力投向印度民主的阴暗面。但相比特大城市,这本书更关注那些更能体现印度复杂性的二三线城镇。在那些地方,无序城市化和就业机会贫乏的体现得最淋漓尽致。在《梦想者》的带领下,读者将深入阿拉哈巴德、密拉特、巴特那和兰契等城市里杂乱密布、潮湿拥挤的巷道。
这些年轻躁动的印度人被普纳姆称作“梦想者”,也是“自印度独立以来最为绝望的一代”。1947年印度独立后刚成年的一代人满足于他们从英国统治下争取来的自由,而如今的梦想者们则期望政府能切实兑现宪法所记载的自由权利,例如消灭社会地位等级制度,降低财富分配不均程度,提供收益较高的就业岗位,确保公民享有社会保障等等。对他们而言,民众赋权不能只是政客为拉票而开出的空头支票,而必须在选举之后得到履行和保障。
普纳姆认为,目前尚无迹象显示印度民主制度能达成这些崇高的理想。今天,印度广大青年人口多数面临以下“三无”困境中的至少一种:无教育背景、无就业岗位或无谋职能力。印度教育体系的问题不在于设立教育机构,而在于提高教学水平。印度小学入学率已接近100%,但超过一半的六年级学生却读不懂给二年级学生看的故事,十分之一的人甚至没法从一数到九。
庆祝排灯节的印度儿童
类似的失败体现在每一个教育环节。最近,非政府组织布拉罕(Pratham)对14至18岁印度人进行评估,发布了一组令人沮丧的统计数据:40%的年轻人看不懂钟表上显示的时间,36%不清楚印度首都在哪里,62%不会计算九折商品的价格。另外,由于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门赚钱的生意,大学急剧扩招。据政治学家德韦什·卡普尔估计,从2000年到2015年,印度几乎平均每天新增6所高等学府。然而除了极少数个例外,这些机构大都质量堪忧。
第二个危机与工作岗位的稀缺有关。印度经济每月需要创造大约100万个工作岗位,才能跟上劳动人口自然增长的速度。但政府评估报告显示,目前印度每月只能创造35万到40万个就业岗位。无法在正规行业谋求职位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只能在非正规行业打点零工,勉强糊口。造成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印度采取了与东亚邻国不同的“早熟”经济模式,跳过制造业阶段而直接进入了服务业阶段。
该模式的问题在于,不是每个印度人都能成为软件工程师;实践告诉我们,夯实制造业基础是保证大规模就业的唯一可行战略。印度的不幸在于,它不仅没能实现工业化,反而过早地去工业化。失望的求职者越来越多地寄望于进入公务员体系,但不幸的是,过去二十年来印度政府公职数量一直在减少。正因为如此,2015年才会出现超过230万印度人争相申请政府部门350个低级助理的荒谬景象。最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印度尽管劳动力充足,但合格的产业工人十分短缺。2016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全印度15万名工程专业学生竟有80%能力达不到行业标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杨晗轶
- 最后更新: 2018-03-29 09:22:17
-
●  观察者头条  ●风闻 · 24小时最热 查看全部>>最新视频最新闻 Hot
-
漂移压哨绝杀!你正在收看幼儿园篮球全国大赛
-
讨薪!25年御用司机和特朗普反目
-
伊朗网红上传跳舞视频被捕,姑娘们“反了”
-
“纽约时报fake news!美国强烈支持母乳喂养”
-
“当前形势下,德方愿同中方开展‘工业4.0’合作”
-
这个电子元件日企拟涨价近3成 手机也跟着涨?
-
这片子观众少到没评分,却看透日本如何培养队长小翼
-
“中国女婿”来救场
-
我们又是冠军,我们总是冠军!
-
陆委会主委将赴美 台媒:打探美国下一张“台湾牌”
-
为了赚钱 美国阻挠别国支持母乳喂养
-
《科学》揭露美国医药审查黑幕 或许证实了你的猜想
-
“仗势欺人美国佬”加渔船在争议水域被美巡逻队拦下
-
泰沉船事故致42人遇难 为何一上船就收走救生衣?
-
靠香港群众的捐款,他在内地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
独立日,自由女神像上的抗议者被捕
快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