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交大研发出高端数字病理扫描仪 打破国际垄断关键字: 上海交大数字病理扫描仪上海交大研发出高端数字病理扫描仪肿瘤据中新网10月31日报道, 上海交通大学31日宣布,该校关新平教授团队研发的多维高分辨率数字病理扫描仪不仅为进一步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和效率提供了可能,还打破了高端数字病理扫描技术的国际垄断。   图为上海交大关新平教授团队研发的多维高分辨率数字病理扫描仪工程化样机。 上海交大供图。   图为数字病理云平台示意图。 上海交大供图。 病理诊断对肿瘤、炎症等各种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可以高达95%以上,能客观反应疾病发展的真实情况,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参考价值不言而喻。 如何才能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和效率?数字化“病理医生”是传统病理医生的好帮手。“我们可以通过数字病理扫描仪将病理切片转化为全切片数字图像(WSI,Whole Slide Images),并对超大容量数字病理图像进行数据存储、网络传输、实时阅览、智能分析以及远程诊断的软硬件综合系统。它可以自动完成对焦探测、全局扫描,甚至自动装片等操作,并将高分辨显微病理图像通过电脑屏幕、移动终端等显示设备实现无级缩放、全局浏览,将病理医生从繁琐的显微镜操作和观察上解脱出来;同时能够通过大型存储设备实现长期保存,通过网络传输实现异地实时阅览,实现远程诊断、专家会诊,有助于实现病理诊断多人校对和质量控制,实现专家资源的共享;而且病理图像的数字化有利于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深度学习在临床病理上开展,通过超大病理图像数据集、不断前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计算机辅助诊断的临床应用和推广。”该项目负责人、上海交大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关新平表示。 然而,当前中国病理科室数字化水平普遍偏低,数字病理设备严重匮乏。国产数字病理扫描仪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高端数字病理扫描仪市场被国外仪器厂商垄断。以日本滨松、美国Apero为代表的数字病理设备厂商依靠其技术垄断,制定严重畸形的市场价格,单台设备通常都在人民币150万到200万元之间。 数字病理扫描仪的开发涉及光学、机械、控制、软件等多学科技术体系,其技术壁垒非常之高。 关新平教授团队依托国家重大仪器专项项目,数年来产学研联合攻关,相继突破大数字孔径物镜、多维显微成像光学、多光谱分子成像、高速线扫成像控制、自适应连续对焦等十余项关键技术,实现了高端数字病理扫描仪的核心技术国产化,开发出与国外产品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的产品,打破了数字病理关键技术国际垄断,该产品也将在第19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首次亮相。 在仪器研发过程中,上海交通大学重大仪器专项实施团队,积极与业界同行企业紧密合作,非常注重产学研结合和技术推广,已将多项关键技术、关键部件用于这些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并产生了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同时,上海交通大学国家重大仪器专项项目组非常注重产品开发与用户体验相结合。目前,mSlide-I型工程化样机已经在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多个附属医院进行了多个阶段的试用,获得了大量的用户反馈和高度的技术评价。 目前,该项目组已经申请专利近三十项,开发数字病理专用软件2套。业内同行前来进行技术交流、寻求技术合作者络绎不绝,投资单位给出了2亿元的技术估值。 (记者 许婧) - 原标题:上海交大研发出高端数字病理扫描仪 打破国际垄断
- 责任编辑:唐艳飞
 
- 
				 
				
				
				
				
				
				●  观察者头条  ●风闻 · 24小时最热 查看全部>>最新视频最新闻 Hot- 
									  《科学》揭露美国医药审查黑幕 或许证实了你的猜想
- 
									  这片子观众少到没评分,却看透日本如何培养队长小翼
- 
									  “仗势欺人美国佬”加渔船在争议水域被美巡逻队拦下
- 
									  泰沉船事故致42人遇难 为何一上船就收走救生衣?
- 
									  靠香港群众的捐款,他在内地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 
									  独立日,自由女神像上的抗议者被捕
- 
									  印航回应改成“中国台北”:外交部指示
- 
									  “为什么美国不直接入侵委内瑞拉呢?”
- 
									  “美关税清单200多亿由外资生产 美企占相当比例”
- 
									  英媒在美独立日发文 美国人上去就怼
- 
									  只是觉得好玩?男子在上海地铁多次点火烧纸被刑拘
- 
									  日本老牌女子大学将招收男生:只要内心是妹子就行
- 
									  最近美国高官吃个饭真是坎坷
- 
									  亲妈把孩子罩在凳下打麻将?警方回应来了
- 
									  有这样一个“阴谋论”在美国疯传…
- 
									  我,默克尔,不慌了!真的吗?
 快讯
-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