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扬:伟大的时代终将复兴曾经灿烂的“中国思想”——“中国思想”系列文章之一
关键字: 中国思想史中国思想文化复兴文扬伟大的时代终将复兴曾经灿烂的“中国思想”【文/bet365苹果版专栏作者 文扬】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中国思想”这一概念听起来有些生涩。在学术界,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等概念,但通常不会将中国的古代与现代合起来作为一个概念来谈“中国思想”。
而如果说“西方思想”,人们并不拒绝,也大概明白它指的是哪些东西。
其实,若比较“中国思想”和“西方思想”,前者还应该比后者更早就获得世界名声。因为在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相遇的初期阶段,主要是“中国思想”冲击了欧洲社会,并刺激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那个时候所谓“西方思想”还一名不文,若不是此后“西方思想”突飞猛进,不仅主导了全球而且建立了排他性的思想霸权,“中国思想”早应该成为一门显学。
可见,以某一文明之名命名的思想,与所属文明的强弱和运势密切相关,强势的文明必将释放出显赫的思想,反之,弱势的文明,其思想再丰富也不被人知。
今天的中国,无论从哪方面讲,都已经进入了又一个伟大时代,国家的运势、文明的运势,都显出蓬蓬勃勃不可遏制之气象。在这个时候,那个曾经灿烂辉煌长达数千年的“中国思想”,怎么可能不再一次复兴呢?
作为抛砖引玉之作,本文只是将“中国思想”作为整体做一初步的描述和简略勾画,并不试图详细给出关于内容的解释说明。针对“中国思想”这一概念的简略辨析,请见文末注解。
一、有影响无命名的古代时期
实际上,一整套只属于中国或中华文明的思想,在近代以前的两千多年时间里,一直都实实在在地存在,而且一直都对外产生巨大影响。
中华文明这棵大树从破土之初就发育出繁茂的思想之花,到春秋时期形成了一个思想发展的高峰,此后强烈影响并完全统治整个东亚地区长达两千多年,这无需赘述。
如司马迁论“春秋”:“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但长期以来并没有“中国思想”这个名称,因为周边的蛮夷戎狄只是单方面地向中国学习,并且作为至高无上的“天道”学问来全盘接受,自身并未产生出任何可以与之相匹敌的其他思想,使得“中国思想”一直缺乏对应的“他者”,唯我独尊,也就不需要有任何命名。
其唯我独尊的程度,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历史上,即使异族靠武力征服入主了中原,也决不会同时伴随“异学”的入侵,而只会有更深入的“汉化”。这完全是因为“中国思想”太强大。
魏晋时期,匈奴单于刘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晋书》一0一)。
羯族人石勒,“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每以其意论古帝王善恶,朝贤儒士听之莫不归美焉。”建立后赵之后,“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十余小学于襄国四门,简将佐豪右子弟百余人以教之…”(《晋书》,一0五,一0四)。
氐族人头领苻坚,“八岁请师就家学…博学多才艺,有经济大志,要结英豪,以图纬世之宜” (《晋书》一一三)。
羌族人姚襄,“好学博通,雅善谈论”,姚兴,“讲论经籍,不以兵难废业” (《晋书》一一六)。
同样的情况在此后的历史中不断重演,在满族入主中原建立大清的时期,中国北方各胡族的“汉化”达到了最深的程度和最高的水平,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思想”的发展。
梁启超甚至认为,“清代学术”通过对“宋明理学”的反动,达到了类似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高度。“‘清代思潮’果何物耶?简单言之,则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志者也。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而欧洲当‘文艺复兴期’经过以后所发生之新影响,则我国今日正见端焉。”(《清代学术概论》)
对于历史上中国周边的蛮夷戎狄,所谓“学”就是汉学,没有其他。自幼诵读诗书礼易春秋,粗通经纶名教之后,也像华宗夏士一样“论六国纵横之规、三家战争之变”,“远言天命废兴,近陈人事成败”,用今天的话说,这就是在努力学习“中国思想”。而且只会担心学得不好,未得真经,绝不敢不以为然。
若当时的世界如果早有东西方思想交流,也可以肯定,“中国思想”也一定早早开始影响西方,并胜过“地中海思想”、“阿拉伯思想”、“波斯思想”、“印度思想”成为主导思想。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一点从中西文明开始全面交流的早期阶段即可清楚地看出。
回顾历史,从利玛窦、汤若望、艾儒略等耶稣会教士算起,大约有过先后长达两百多年基本正常的“中西会通”。
从“中学西渐”的情况看,在此前的几个世纪里,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养蚕术、火药、罗盘等,经由蒙古人和阿拉伯人传到了西方,大大改变了欧洲落后的社会面貌,也塑造了欧洲人对遥远东方的美好形象。所以传教士的来华,既是传教,也是学习。
随着耶稣会教士来华人数的增多,“中国思想”也开始成体系地传入西方。欧洲近代早期的一些重要思想家如孟德斯鸠、伏尔泰、莱布尼茨、魁奈、杜阁等人,都曾深受中国哲学和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欧洲的宫廷里甚至一度冒出一批“中国趣味狂”。德国哲学家克林士伯爵写道:“中国创造了迄今为止最高层次的世界文明…这片国土上的伟人代表着一种比我们更高级的文化形态。”(维尔·杜伦《东方的文明》)
“中国思想”的西侵,实际上成为了欧洲“启蒙运动”的一部分。在宗教方面,来自中国的无神论,给了当时已开始衰亡的基督教以致命的一击。而在政治哲学方面,来自中国的圣贤学说,大力推动了欧洲各地的市民革命。当时的法国学者波提埃在《东方圣经》一书中说到:“便是最前进的理论,也没有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更为激进。”(转引自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
再从“西学东渐”的情况看,尽管初期出现了“礼仪之争”,也经历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禁教令”,但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天文学、数学和光学等近代科学,仍然逐渐被中国朝野广泛接受。在经历了明朝灭亡、清兵入关以及“康熙历狱”等风波之后,天主教也仍能在中国正常发展。康熙三十一年的“容教令”显示出中西两大文明越来越顺畅的互通互融:“查得西洋人,仰慕圣化,由万里航海而来。现今治理历法,用兵之际,力造军器、火炮,差往俄罗斯,诚心效力,克成其事,劳绩甚多……”。
不难设想,如果按照这样的交流方式和路径一直发展下去,中国将会出现更多的徐光启式新人,将会很快掌握现代的科学技术,包括军事技术,不一定会发生颠覆性的、毁灭性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如孔飞力等美国汉学家的研究所表明的,中国开始应对现代化问题并进行现代化转型,实际上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很早就已经自行开始了。
即使在19世纪初新教传教士来华之后,两大文明相互尊重的态度也还维持了相当长时间。新教徒马礼逊牧师编纂了巨著《英华字典》,他在鸦片战争之前向欧洲人介绍说:“中国的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就如同希腊、罗马和现代欧洲总和一样丰富。”理雅各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来华,从1861年开始陆续出版了“四书五经”的英译本。
但后来的历史众所周知,曾经如此伟大的“中国思想”很快反被“西方思想”压倒了,不仅停止了对外传播,而且自身陷入了生存危机。
标签 中国思想史- 原标题:伟大的时代终将复兴曾经灿烂的“中国思想”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  观察者头条  ●风闻 · 24小时最热 查看全部>>最新视频最新闻 Hot
-
漂移压哨绝杀!你正在收看幼儿园篮球全国大赛
-
讨薪!25年御用司机和特朗普反目
-
伊朗网红上传跳舞视频被捕,姑娘们“反了”
-
“纽约时报fake news!美国强烈支持母乳喂养”
-
“当前形势下,德方愿同中方开展‘工业4.0’合作”
-
这个电子元件日企拟涨价近3成 手机也跟着涨?
-
这片子观众少到没评分,却看透日本如何培养队长小翼
-
“中国女婿”来救场
-
我们又是冠军,我们总是冠军!
-
陆委会主委将赴美 台媒:打探美国下一张“台湾牌”
-
为了赚钱 美国阻挠别国支持母乳喂养
-
《科学》揭露美国医药审查黑幕 或许证实了你的猜想
-
“仗势欺人美国佬”加渔船在争议水域被美巡逻队拦下
-
泰沉船事故致42人遇难 为何一上船就收走救生衣?
-
靠香港群众的捐款,他在内地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
独立日,自由女神像上的抗议者被捕
快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