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扬:印度印象之一——“活着”的赤贫阶级关键字: 印度加尔各答赤贫贫困城市化贫民窟【文/ bet365苹果版专栏作者 文扬】 清晨五点的比哈尔邦迦耶镇火车站,一阵狂风吹过,瞬间转入了鬼城模式,尘土夹裹垃圾,混合着各种难闻的气味,从四面八方扬起。地面上到处躺着人,微光中闪着一双双白白的眼睛。因为间歇性的停电,穿过车站主楼内的通道并不是顺畅的事。来到站台后,看到更多的人和白白的眼睛,与站内一样也有很多人躺在地上睡觉,更多的则是穿行的人,急匆匆地登上从黑暗中缓缓冒出来的火车…… 这是进入印度之后的第三天,来到著名的佛教圣地菩提迦耶。虽然知道这里是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但所见仍然超出想象,道路的坑洼、街道的肮脏、建筑的破旧、设施的落后、赤贫人群的众多,时时令人震惊。   比哈尔邦迦耶火车站的候车人群   加尔各答火车站的候车人群 当然这里不能代表印度全部,国际媒体上关于印度经济起飞和富裕繁荣的报道充斥版面,孟买在世界最富城市排行榜上名列第12,繁荣指标甚至超过巴黎和法兰克福。但是任何一个亲历西孟加拉邦北上旅程的游客,都难以将这里与现代化的成功联系起来。 如果仅看基础设施,以印度铁路系统的当前现状为起点,再以中国目前高铁的发展水平为目标,尽管差距巨大,但比照中国的经验,短时间内完成跨越式的升级换代,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比如说,五年之后再来,现代化的新车站、新列车,完全旧貌换新颜,也不是根本不可想象之事,因为中国就到处上演这样的故事。 可是如果再看其他方面,了解到更多的情况,这种期望又会随时烟消云散。最核心的问题是: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速度,如何赶上并超过消化赤贫阶级的速度? 此次印度之行的第一站是加尔各答,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最早的殖民地,也是印度200多年西方化历程的起点。但是没人会指望在这里见到一个南亚的上海或广州。在市区内穿行了大半天之后,即形成了一个卡通画面:一个体积庞大的赤贫阶级群体,压在这座城市陈旧不堪的基础设施之上,令其摇摇欲坠。 上个世纪80年代,当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时,其实也道破了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铁律:在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后,城市化就是必然趋势,无论怎样都要发生,那么,城市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就必须要赶上人口膨胀的速度,否则将是灾难。 而很多印度城市给人的视觉冲击就是:来不及了,人口的洪水漫过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堤坝,灾难已成现实。 位于加尔各答市中心的维多利亚纪念馆,一直忠实记录着这座著名城市的历史。沿着穿城而过的胡格利河,一座英国维多利亚风格的岸边新城当年曾拔地而起。馆里陈列的众多画作,从不同角度描绘了那时的景象,在中国人的眼里,像极了20世纪初中国的上海外滩。 然而今天的加尔各答,却见不到上海的新外滩和陆家嘴,大部分城区的面貌,仍是肮脏、破旧、贫穷、落后。对比来看,上海用了一百年的时间,完成了整个城市的大建设和大转型,今天甚至超越了西方的现代化水平。而加尔各答,显然没有从当时的起点开始一直迈步前进,在赶走了殖民者之后,它在很大程度上退回到了原来的印度社会,一个固守其杂乱传统的林立社会,一个难以形成共同历史意识的分裂社会。 从比哈尔邦继续向北进入北方邦,贫困落后景象有增无减,在农村地区,仅凭目测即可看出人均占有资源处在一个多么低的水平上。在某个小村子里转了一圈,好像进入了某个考古现场,几乎看不到现代商品经济的痕迹,政府出钱修建的压水机成为全村唯一显著的工业设施。     以恒河崇拜著称的瓦拉纳西,虽然是北方邦的主要城市之一,但整个感觉这里连基本的社会秩序都处在崩溃状态。街道上各种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和行人和行牛和行狗,各自以厘米级的间距交错穿行,喇叭声喧叫声震耳欲聋。除了恒河之外,乞丐、垃圾、道路泥坑和建筑废墟构成了该城的主要景观。     在中国,政府的目标叫做“消灭贫困人口”,作为一个阶级的赤贫人群,处在被清除被消化的状态。虽然在很多边远地区还能看到,但已经不是国民的主体部分,总的来说,是一个“濒死”之物。 而在印度看到的这个巨大的、“活着”、自在的赤贫阶级,与即将在几年之内彻底消灭绝对贫困的今日中国,构成了一个鲜明反差。 至于印度庞大的赤贫阶级为什么能够长期安然存在,甚至安于现状,则是印度的另一个“不可思议”之处。下一篇“印度印象之二”将尝试做一解释。 本文系bet365苹果版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bet365苹果版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最后更新: 2018-05-06 09:26:41
 作者最近文章印度印象之一:“活着”的赤贫阶级2018-05-06也许这是一场及时爆发的技术战争2018-04-24中美贸易战,中国必胜的底气何在?2018-03-23政府工作报告:回应生活追求,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这能力2018-03-05办好中国大事,解决长周期问题2018-03-05- 
		  记者探访朝鲜制鞋厂:一双鞋约12元2018-05-05 08:55 朝鲜现状
- 
		  已经有中国人计划去朝鲜买房了?2018-05-04 16:28 朝鲜现状
- 
		  世界地图老是漏掉这国?女总理发现大阴谋...2018-05-04 14:35 趣读
- 
		  印度的哥丢下乘客去和熊自拍,被撕咬身亡2018-05-04 14:25 印度惊奇
- 
		  特朗普下令削减驻韩美军?青瓦台急忙致电白宫2018-05-04 10:57 三八线之南
- 
		  超强沙尘暴席卷印度 97人死亡2018-05-03 20:16 印度惊奇
- 
		  又一位韩国前总统被起诉2018-05-03 18:50 三八线之南
- 
		  朝韩突然宣布弃赛,携手晋级四强2018-05-03 18:16
- 
		  全球20个最污染城市印度占14个 WHO:跟中国学学2018-05-03 18:14
- 
		  中方回应"首次在南沙部署导弹系统"2018-05-03 18:03 南海局势
- 
		  中印军方会晤:约定争议地区巡逻方式2018-05-03 17:35 龙象之间
- 
		  日本出奥运主题和服,中国款绣了…2018-05-03 16:54 中日关系
- 
		  马克龙:中国崛起很好,法澳印结盟吧2018-05-03 16:33 法国见闻
- 
		  朝鲜改善3名美国犯人处境? 美国:尚未证实2018-05-03 13:50 朝鲜现状
- 
		  韩军预测朝军边境喊话喇叭一两天内拆除完毕2018-05-03 10:15 朝鲜现状
- 
		  “10大企业家有7个中国人”这座缅甸古城被中国人改变2018-05-02 21:16 缅甸局势
- 
		  马克龙见澳总理 脱口而出:您夫人真美味2018-05-02 20:03 法国见闻
- 
		  “作为美驻朝体育大使,首脑会晤有我的功劳”2018-05-02 17:37 朝鲜现状
- 
		  日媒:中国游客为亚洲带来现金,却带不走垃圾2018-05-02 13:58 中国游客
- 
		  朝韩关系正缓和,美军F22到了韩国2018-05-02 13:55 三八线之南
 相关推荐
- 
				 
				
				
				
				
				
				●  观察者头条  ●风闻 · 24小时最热 查看全部>>最新视频最新闻 Hot- 
									  漂移压哨绝杀!你正在收看幼儿园篮球全国大赛
- 
									  讨薪!25年御用司机和特朗普反目
- 
									  伊朗网红上传跳舞视频被捕,姑娘们“反了”
- 
									  “纽约时报fake news!美国强烈支持母乳喂养”
- 
									  “当前形势下,德方愿同中方开展‘工业4.0’合作”
- 
									  这个电子元件日企拟涨价近3成 手机也跟着涨?
- 
									  这片子观众少到没评分,却看透日本如何培养队长小翼
- 
									  “中国女婿”来救场
- 
									  我们又是冠军,我们总是冠军!
- 
									  陆委会主委将赴美 台媒:打探美国下一张“台湾牌”
- 
									  为了赚钱 美国阻挠别国支持母乳喂养
- 
									  《科学》揭露美国医药审查黑幕 或许证实了你的猜想
- 
									  “仗势欺人美国佬”加渔船在争议水域被美巡逻队拦下
- 
									  泰沉船事故致42人遇难 为何一上船就收走救生衣?
- 
									  靠香港群众的捐款,他在内地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 
									  独立日,自由女神像上的抗议者被捕
 快讯
-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