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若麟:国人的“巴黎囧途”
关键字: 中国游客法国法国旅游卢浮宫水池泡脚不文明行为土豪中国游客的很多“不文明行为”,其实是长期受到短缺经济影响的一种“集体潜意识”。 他们对巴黎“春天”、“老佛爷”的兴趣要远远超过卢浮宫。看一个微笑的女人画像对于他们来说,远不如挎上一只LV包或戴上一只卡地亚表来得 “实惠”。
中国游客卢浮宫水池泡脚引争议
今年7月,网上出现一组中国游客在巴黎卢浮宫外水池泡脚的照片,国人游客素质遭国内舆论大肆抨击。事后证明,泡脚的游客各种肤色都有,而且这一处喷水池本就是戏水池,不是什么严肃的场合。
中国游客对于旅游大国法国来说,已经非常明确地成为未来十几年的摇钱树。虽然他们住在远郊的便宜旅店、吃的是廉价中餐,但购物特别是面对价格昂贵的奢侈品时却出手极为大方,令欧美甚至日本、阿拉伯游客都望尘莫及。
与此同时,对中国游客的种种“不文明行为”的批评、讥讽或腹诽也频频见诸报端或在坊间流传。很多人问我,到底国人在巴黎表现如何?法国人又是如何反应?究竟应该如何才能使国人“文明旅游”?这些问题颇为现实,同时也非常复杂,因为它涉及两种文明、两种文化、两种生活方式和观念之间的种种误解、冲突与互不兼容。
“穷”国的游客怎么这么富?
我在用法文撰写、出版的《与你一样的中国人》(或译《平凡的中国人》)中,曾引用了一个极端的例子,来说明“中国来访游客”对法国舆论的心理冲击。2008年圣诞前夕,一个中国游客在巴黎戴高乐机场花了46423欧元买了五瓶法国葡萄酒!这位据说做房地产生意的中国老板一举打破了当年旅客流量世界排名第五、欧洲排名第二的戴高乐机场内单一门店消费金额最高纪录。
无独有偶,在此之前该纪录保持者也是一位不知名的中国游客在2007年3月创造的:23000欧元!也是购买法国酒。法新社为此发了专稿,法国各大电视台、电台和报刊也纷纷报道。这一消息甚至引起政府高官的关注,在讲话中经常提及,以证明中国游客对法国的重要性。
我本人也多次遇到类似的事。一位摄影师朋友想买一台德国产的名牌相机,价格不菲,全部镜头机身加在一起要2万欧元以上。不料他找遍巴黎却无货,全部被中国人买走了。
我曾在巴黎接待过一位国内来访的朋友。尽管公务日程安排很紧,但他还见缝插针地要我带他去购买一种奢侈品牌、价值至少上千欧元且其实很难看的包。买完后当即用手机向身在国内的夫人详细汇报(价格、款式、出品年份……),并发系列照片佐证。夫人大悦,下了一道新指示:再买一只!
类似的故事遇到的、听说的越来越多,最终就形成了一种印象:中国人有钱。这是法国人对中国游客议论最多的一个话题。
问题是,中国官方统计数字摆在那里:2009年中国最低贫困线收入仅1196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约120欧元。中国超过4000万人的年收入在这个标准线以下,即平均每天只有不到0.5美元的收入!也就是说,戴高乐机场买酒破纪录的中国人数分钟一掷千金的数额,相当于一个中国穷人不吃不喝、连续工作约434年才有可能积累的钱。
即使是按照2007年中国官方公布的人均收入水平(16048元,即1605欧元)来算,也需要一个人付出29年辛勤劳动赚得的所有工资,才够买得起这样一份天价圣诞礼物!于是,这就引起了法国人对中国游客的第二个议论:这些中国游客都可能是“贪官”或暴富的“奸商”,否则在一个这么“穷”的国家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富的游客?
法国广播:不要诱惑小偷
正是因为“中国游客富得流油”的传闻实在太多,以至于巴黎的小偷、抢匪们便盯上了中国游客。150万中国游客不仅是法国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也是小偷们的财源之一。
就是不久前,我还在巴黎时曾陪几位报社同仁游览巴黎。就在鼎鼎大名的凡尔赛宫内,一个法国小偷——还佩戴着工作人员的标志(极可能是假的)——公然将手伸进其中一名中国记者的挎包里,已经触到一个装着数千欧元现金的信封。幸亏我的朋友及时警觉,大喝一声。不过对方一点儿也不惊慌,反而从容不迫地说,我看你的信封快掉地上了,所以帮你“放好”!只是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放”到他自己的口袋里而已。由此可窥法国小偷之猖獗。
我常常读到国内报道旅法中国游客被偷被抢时总是跟着法国媒体的口吻说:中国游客应该小心一点,尽可能用信用卡,别带太多现金。这种说法完全暴露了“法国式逻辑”的荒诞。
懂法语的中国游客在巴黎地铁里一定听到过这则广播:“不要诱惑小偷,注意拉上皮包的拉链……”云云。“诱惑小偷”?好像小偷偷盗的第一责任人还是被盗者:谁叫你“诱惑小偷”?游客带现金不是罪过,对犯罪打击不力才是法国的严重问题。
但在一个罪犯享有比守法公民更多 “人权”的国家,中国游客只能“入乡随俗”:时时抱紧自己的钱财。尽管如此,被盗被偷被抢的中国游客每年仍然高达数千起,而且今年9月份统计证明,针对中国游客的犯罪率今年比去年同期激增23%。
海外不公正待遇
尽管如此,前来法国巴黎的中国游客仍然呈井喷式发展。事实上,最近这十来年在巴黎发大财的华人做的就是中国游客的赴法旅游生意:有本钱的开旅行社,差一点的开免税店或旅馆,再不行的如留学生等人就当导游。
其中最差的就算是导游了。但接一个团拿到的回扣,够得上一个法国人一周的工资了!这里要顺带说明一下,法国一些游客光顾最多的大商场都有给导游回扣的惯例,只是从来没有人透露而已。导游带旅游团去购物都能够合法地拿到数额不等(大约5%至10%)的回扣。在这些商场都专门设有不挂任何牌子的办公室,知门熟路的导游人不知鬼不觉地溜进去,五分钟后出来时就已经钱包满满了。
我曾咨询这种回扣是否合法、如何组织、5%或10%又是根据什么计算出来的等等一系列“敏感问题”。据透露,导游事先就会把自己带团的名单和护照号码私下递交给商店。而商店则根据这些人退税的数额计算出他们的消费额,再计算出给导游的回扣,然后就直接以现金交付导游本人。这仅仅是商场与导游之间的默契,甚至连旅行社都不了解其内幕。
10月1日起新《旅游法》的执行,切断了中国导游和购物商店的利益链。导游以及法国的几大著名的购物商店,收入必然要受到影响。
很多中国游客都曾经历过这样一个令人极为难堪的事:中国航空公司飞机降落巴黎戴高乐机场后,法国边防警察总是堵在飞机出口——而非如几乎所有其他国家游客那样在机场入境处——检查中国游客的护照。
我在法国时每次旅行只要乘坐中国航班就一定会遇到这样令人愤怒的事。我每次都要抗议。每次都无果而返。这是典型的对中国国民的国籍歧视。原因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中国人的蔑视。后来在中国大使馆的多方交涉下,这种现象已经减少,但尚未杜绝。
国家必须重视保护本国同胞在海外的权益。针对中国游客的飞机口检查据说是因为中国“偷渡者”特别多。但这种逻辑就好比说中国人中有小偷,就要对所有中国人进行搜身一样荒诞。为什么法国从来不敢对其他国家如俄罗斯等实施类似的歧视性做法?因为其他国家立即就会启用“外交对等”原则来反击。
想象一下如果俄罗斯游客在飞机口被检查,法国游客在莫斯科立即会遇到同样的“款待”。中国现在也越来越多地采取类似的对等原则。近年前来中国的法国游客都发现,办理中国旅游签证要提供的文件越来越多了,有时要多达十几份。而这正是中国游客在办理法国签证时法国所要求的,中国只是“对等”而已。这样做既敦促法国当局简化中国公民赴法旅游签证手续,又维护了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尊严。
短缺经济时代后遗症
说到尊严,当然就不得不提及“中国游客不文明”这个热门话题。
我确实在巴黎经常看到、遇到或听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或令人侧目的现象。诸如在肃静、庄严的巴黎圣母院参观时大声聊天、在机场退税处排队时不遵守规则随意插队、在明示禁止拍照的博物馆油画前依然我行我素拍个不停,等等。说实在的,这些现象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国人将在国内的行为方式顺便随旅游一起带到了国外而已。
真要提升中国游客的“素质”,其实应该从国内教育和培养着手。比如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其实是源于中国“噪音文化”的影响。在国内谁没有遇到在地铁里用超高分贝打电话的主儿?关键在于周围的人并不觉得受到噪音的影响,而法国人则对此大为反感。
我经常看到法国儿童在公共场合兴奋地大声说话,其父母立即就会让他低声,从小就培养他对噪音的警觉。因为噪音侵害了他人的空间,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但这在中国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我回国后最为吃惊的是在超市内中国售货人员居然也如同在农贸市场一样高声吆喝叫卖,甚至到了中关村所谓高科技商场也同样。国人对噪音充耳不闻,乐在其中,你怎么可能让他们到了国外就低声细语呢?
至于中国游客的其他很多“不文明行为”,其实是长期受到短缺经济影响的一种“集体潜意识”。边芹女士在《新民周刊》上曾发表过一篇“法国游的喧闹与怪诞”文章,将旅游者分为文化旅游和消费旅游两类。前者着眼于异域文化观赏,而后者则是享受阳光、海滩和假期。而据我观察,大多数中国游客到欧洲旅游时还既非前者、亦非后者。
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因而自古至今,物质匮乏是常态,甚至就是“康乾盛世”年代,在前来中国的英王特使马戛尔尼爵士看来,也依然物质匮乏。只有今天才出现了财富积累的盛况。而这种财富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海外资源。故海外旅游对于很多中国游客来说,就是吸纳海外资源的一种方式。因此我认为第一代中国游客大多为“采购旅游”。
他们对巴黎“春天”、“老佛爷”的兴趣要远远超过卢浮宫。看一个微笑的女人画像对于他们来说,远不如挎上一只LV包或戴上一只卡地亚表来得“实惠”。而在物质匮乏的环境里被培养出的种种不良习惯(比如中国人不遵守排队的规则,其深层次原因就是因为害怕排在后面就没有了!),当然也就随着中国游客一起来到海外。
“采购旅游”的特点,就是与被访国并没有融为一体或彼此欣赏。因而来访的中国游客并没有真正将法国的文化名胜放在心上。我曾接待过很多修养很高的中国游客,他们已经进入“文化旅游”的阶段,这些游客身上就没有任何“采购旅游”者的“不文明”缺点。
事实上我也曾接待过对卢浮宫一点兴趣都没有的来访者。我就直言劝他们,如果不爱好绘画,对法国历史没有太大的兴趣,也讨厌吃法国奶酪,就该直奔主题:到大商场去,到专卖店去,甚至可以到拍卖会去,那样他们会更为幸福;而奥赛和凡尔赛等博物馆也就不会再有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事实上,中国游客正在变得越来越实际。除了一些高素养的文化旅游来访者,我也遇到越来越多的消费旅游访客。他们大多是事业成功的年轻一代。他们来法国更多的是来品尝美食、观赏名胜、欣赏歌舞,甚至也有出来滑雪的游客。尽管目前人数很少,但他们却是中国游客的未来代表。在他们身上,也鲜有所谓的“不文明行为”。
据说法国有一句名言:一夜暴富成为百万富翁是可能的,但要培养一个贵族却要三代人。中国游客还只是第一代……
- 原标题:国人的“巴黎囧途”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王睿
-
●  观察者头条  ●风闻 · 24小时最热 查看全部>>最新视频最新闻 Hot
-
漂移压哨绝杀!你正在收看幼儿园篮球全国大赛
-
讨薪!25年御用司机和特朗普反目
-
伊朗网红上传跳舞视频被捕,姑娘们“反了”
-
“纽约时报fake news!美国强烈支持母乳喂养”
-
“当前形势下,德方愿同中方开展‘工业4.0’合作”
-
这个电子元件日企拟涨价近3成 手机也跟着涨?
-
这片子观众少到没评分,却看透日本如何培养队长小翼
-
“中国女婿”来救场
-
我们又是冠军,我们总是冠军!
-
陆委会主委将赴美 台媒:打探美国下一张“台湾牌”
-
为了赚钱 美国阻挠别国支持母乳喂养
-
《科学》揭露美国医药审查黑幕 或许证实了你的猜想
-
“仗势欺人美国佬”加渔船在争议水域被美巡逻队拦下
-
泰沉船事故致42人遇难 为何一上船就收走救生衣?
-
靠香港群众的捐款,他在内地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
独立日,自由女神像上的抗议者被捕
快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