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铁环境振动超标影响到高精尖仪器,怎么办?关键字: 地铁环境振动地铁环境震动超标地铁高精尖仪器北京地铁4号线列车在13.5米深的地下呼啸而过,100米外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大楼中,一台电子显微镜内“仿佛刮起了一阵飓风”。 用肉眼看,这台1米多高的白色金属镜筒安稳立在桌上。将它调至最高精度却会发现,显示屏上的黑白图像长了“毛刺”,原本纤毫毕现的原子图案因为振动变得模糊不清。 据《中国青年报》25日报道,在北大校园内,因地铁运行受到影响的精密仪器,远不止这台价值数百万元的电镜。4号线开通时,北大有价值11亿元的精密仪器,其中4亿元的仪器受到影响。 为了减少地铁振动对这些仪器的干扰,北京市和北大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在4号线北大东门段,地铁公司铺设了最先进的减振轨道。北大专门在较远处新修了综合科研楼,转移了部分精密仪器,但地铁振动的影响仍难以消除。一些学者只能在地铁停运后的半夜做实验。   北京地铁四号线(资料图自中新网) 2019年,离综合科研楼600米的地铁16号线二期全线将会开通,北大内精密仪器将面临两面夹击的窘境。北大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环境保护办公室主任张志强认为,如果不采取更多减振措施,形势不容乐观。   规划后的2020年北京地铁线路网 面临地铁振动干扰的科研单位不止北大。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了解得知,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郑州大学医学院也曾遭遇相似困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南通大学周边即将修建地铁。 城市里越来越密集的地铁网络、科研机构中越来越灵敏的精密仪器,都是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标志。可当高精尖仪器遇上地铁线路,谁该避让,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地铁振动的蝴蝶效应 一条条地铁轨道正在北京快速生长。到2020年,它们的总里程将有近千公里。高峰时期,近千辆列车将同时在轨道上飞驰。 在运载乘客的同时,这些重量超过100吨的列车,也成了一个个巨大的振动源。振动通过钢轮、钢轨、隧道和土壤,像波纹一样扩散到地表,进入建筑物内。 很少有人注意到这种振动给城市带来的影响。北京交通大学轨道减振与控制实验室是国内较早开展研究的团队。他们测试的数据显示,10多年间,北京市离地铁100米内的地层微振动提高了近10倍。 交通带来的微振动强度虽不算大,但持续时间长,影响隐蔽不易被发觉。它曾让捷克一座古教堂出现裂纹继而倒塌,曾长期影响巴士底歌剧院的演出效果,也曾干扰英特尔公司在集成板上雕刻纳米级电路。 在地铁激荡起的振动中,对精密仪器干扰最严重的是低频振动。这种振动波长很长,不易在土层中衰减。北大环境振动监测与评估实验室主任雷军,曾和学生拎着地震仪,测量过北京多条地铁线路,他们发现,在精密仪器更敏感的低频范围内,离地铁100米内地表振动强度比没有列车通过时高了30~100倍。 对北大和清华的精密仪器来说,地铁几乎意味着“灾难性打击”。 - 原标题:减振
- 责任编辑:李东尧
- 最后更新: 2018-04-25 14:14:24
 小编最近文章“中国一直是世界工厂,现在想成科技中心,可怕”2018-04-25美制裁俄波及印度,60亿美元S-400订单要黄?2018-04-24访美前,他还在劝2018-04-23叙利亚迷局下,BBC为何怒怼两名网红?2018-04-21近50年2.5万人被强制绝育,日本受害者如今要讨回公道2018-04-20- 
		  自主芯片“魂芯二号A”发布 性能超国际同类4倍2018-04-25 10:39 IT新浪潮
- 
		  被日本卡脖子的“国产触觉”:靠进口 10万一个2018-04-25 10:25
- 
		  嫦娥五号计划2019年发射2018-04-25 08:29 嫦娥奔月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师:“天宫”部分技术或超国际空间站2018-04-25 07:45 航空航天
- 
		  生物智造:中国科学家打一束光,让细菌画纳米电路2018-04-24 20:18 科技前沿
- 
		  嫦娥四号年底前后登月!其中继星名字也很美2018-04-24 11:47 航空航天
- 
		  问鼎苍穹 我国将选拔17至18名第三批预备航天员2018-04-23 14:00 航空航天
- 
		  为什么中国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2018-04-23 09:50 IT新浪潮
-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减速伞试验成功2018-04-23 09:13 航空航天
- 
		  造一颗“中国芯”分几步?2018-04-23 07:50 科技前沿
- 
		  美国不是第一次在芯片上出手,但每次中国都变得更强2018-04-23 07:35 中美关系
- 
		  俄航:莫斯科上海航线未来或用超音速飞机 只要2小时2018-04-22 23:08 航空安全
- 
		  我国深海水下滑翔机首潜8213米 刷新世界纪录2018-04-22 08:19
- 
		  首次!中国利用遥感技术在国外发现丝路考古遗址2018-04-21 13:33
- 
		  外媒:中国“人造太阳”或超越人类最狂野的能源梦想2018-04-20 16:55 中国精造
- 
		  我国航天员"飞天"水下训练服首亮相2018-04-20 15:43 航空航天
- 
		  国家航天局:中俄正讨论向对方空间站互派宇航员2018-04-20 10:55 科技前沿
- 
		  中兴回应美制裁:极不公平 不能接受!2018-04-20 09:50 中美关系
- 
		  “发展自主芯片,不能等做到跟国际水平一样才用”2018-04-20 07:38 科技前沿
- 
		  他们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2018-04-19 16:25
 相关推荐
- 
				 
				
				
				
				
				
				●  观察者头条  ●风闻 · 24小时最热 查看全部>>最新视频最新闻 Hot- 
									  这个时候德防长还要捧美踩中俄 美主持人都听不下去了
- 
									  你往哪儿瞅?
- 
									  麻疹免疫率跟非洲一样!意民粹助长疯狂反疫苗运动
- 
									  全球200多处机密坐标外泄,美英法俄都被它坑了!
- 
									  美媒鼓吹慈禧是中国女权先锋,为了啥?
- 
									  北约峰会刚开始 特朗普就先批了德国:你们就是俄国人的俘虏
- 
									  “尼加拉瓜之春”持续85天已超300人死 学生领袖很感慨
- 
									  漂移压哨绝杀!你正在收看幼儿园篮球全国大赛
- 
									  讨薪!25年御用司机和特朗普反目
- 
									  伊朗网红上传跳舞视频被捕,姑娘们“反了”
- 
									  “纽约时报fake news!美国强烈支持母乳喂养”
- 
									  “当前形势下,德方愿同中方开展‘工业4.0’合作”
- 
									  这个电子元件日企拟涨价近3成 手机也跟着涨?
- 
									  这片子观众少到没评分,却看透日本如何培养队长小翼
- 
									  “中国女婿”来救场
- 
									  我们又是冠军,我们总是冠军!
 快讯
-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