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可燃冰勘采科研基地选址南沙港区,计划2021年建成关键字: 中国可燃冰勘采科研基地可燃冰开采广州南沙可燃冰【bet365苹果版 综合报道】 为实现我国可燃冰能源“从钻台走到灶台”的梦想,广州南沙未来将承担起重要勘察研究工作。 据《南方日报》7月3日报道,广州市港务局于2日在广州“践行走前列”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建设的深海科技创新中心正式选址广州南沙龙穴岛东北部,围绕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勘查试采开展一系列海洋地质工作。 项目规划建设科研工作基地、岩心库、深水码头,目前,工作基地和码头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抓紧推进,计划2021年建成。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成立于1963年,一直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试采的主力单位,取得了成功在我国南海海域钻探获取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研制深海遥控机器人“海马”号等重大标志性成果。 深海科技创新中心建成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将以此为基地,开展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海洋地质调查、天然气水合物和石油、天然气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以及大洋和极地地质矿产综合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海洋地质基础理论研究和勘查技术方法研究、应用与推广等一系列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国深海科技创新能力。 根据规划,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将在南沙港区布置三大功能区。在深海科技创新中心工作基地,将建设工程技术中心、海底矿产实验室、实验测试中心、探测技术研发中心、科学计算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计划入驻天然气水合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海地质研究所、海洋环境与工程中心和大洋与极地中心4个创新机构。 一座对标国际一流水平的智能化信息化深海科学岩心库也将随科研基地项目一同落成。该岩心库将为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与试采工程、大洋钻探、深海油气勘查、“一带一路”等重大科学任务提供支持,主要用于从海底和大洋、极地采集的样品和钻探岩心的储存、加工、分析、鉴定、研究、科教公益服务与国际合作。 为了保障服务好水合物钻采工程,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船队未来将全部入驻规划建设的深水码头。科考船舶、大型仪器设备等将以开放共享方式,为重大科学任务等提供科考航次搭载等,服务于海洋科学考察与研究需求,促进科技创新和重大成果的实现。 对于深海科技创新中心基地码头为何选址南沙港区,广州港务局副局长袁越介绍,南沙港区所在的广州南沙龙穴岛紧邻珠江出海主航道,面向南海、背靠大陆,出海作业十分便利,避风、防波自然条件也十分优越。   可燃冰可直接燃烧,能产生比煤、石油、天然气等高出数十倍的能量,还没有燃烧残渣生成,被视为“新一代清洁能源”。可燃冰矿藏多储存于海底深处,开采难度大,容易引发生态灾难。截至目前,拥有全世界最先进技术的美国、日本等国,也无法进行全面的商业开采。 美国科学家科温沃登曾预测,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相当于21万亿吨油当量。 对于中国的可燃冰储量,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李金发此前曾表示,根据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类型及赋存状态,结合地质条件,初步预测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约800亿吨油当量,“我们在南海北部开展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工作,目前完成高分辨率多道地震16.7万千米,钻探井88口,总体达到普查程度,重点地区达到详查精度,圈定了两个千亿方级的矿藏,控制资源量分别为1231亿立方米和1500亿立方米。” 去年5月,我国成功对我域内可燃冰矿藏进行了试开采。 2017年5月10日,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可燃冰从海底沿着管道缓缓上升,在蓝色大海上空熊熊燃烧,这标志着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的成功,是我国新能源勘探开发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为了解决开采可燃冰的世界性难题,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叶建良作为此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指挥部指挥长,带领试采团队攻克了没有成功经验可循、储层开采难度大、缺乏专用设备材料等难题,创新研发了关键技术和装备体系,从水深1266米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开采出天然气,并实现连续产气60天,产气总量超30.9万立方米,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由“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在试采结束后接受采访时,叶建良提到,此次试采选用了中集集团的D90平台作为支撑试采的平台,就是后来为大家所熟悉的“蓝鲸一号”。这个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钻井平台。正常情况下,“蓝鲸一号”每天的租金最低也得80万美元,为支持该项事业,中集集团以20多万美元的成本价为试采团队送来了“蓝鲸一号”。 对于可燃冰未来的产业化道路,叶建良在当时接受采访时表示,“天然水合物试采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问题,以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状态下形成的固体结晶物质,形似冰雪,能像固体酒精一样被直接点燃。在陆域和海域均有分布,而海底可燃冰的分布范围要比陆地大很多。据理论计算,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释放出164立方米的甲烷气体和0.8立方米的水;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 2014年7月,第八次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国代表宣布中国将在2017年开展可燃冰试采工作。 2016年初,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指挥部,开始积极部署可燃冰试采工作。 2017年8月 国土资源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三方合作协议,推进可燃冰勘查、试采和开采产业化进程,预计在2030年初步建成天然气年生产能力10亿立方米以上的资源勘查开发示范基地。 2017年11月 国务院正式批准将可燃冰列为新矿种,成为中国第173个矿种。 另据台湾“联合报”7月3日报道,台湾“经济部”于日前表示,台湾前后共持续了15年的可燃冰开采计划即将于今年宣布结束。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吴娅坤
- 最后更新: 2018-07-04 14:37:15
 小编最近文章美芯片巨头被裁定在华禁产禁售 领跌美科技股2018-07-04说棚改货币化是高房价元凶,大家都错了?2018-07-03清华非洲留学生诈骗中国女友600万 被判14年并驱逐出境2018-07-03中石油“激进”打井,中国页岩气能否迎来技术突破?2018-06-27首次!美最高法支持特朗普旅行禁令2018-06-27- 
		  “每年花超1亿美元买扫描电镜,国产只占10%”2018-07-03 07:42 科技前沿
- 
		  “银行电信电力等,不会考虑国产数据库管理系统”2018-07-02 09:26 科技前沿
- 
		  中企获全球首张石墨烯产品认证证书2018-07-01 13:34
- 
		  日15吨推力军用航发原型机交付 自产四代机有望?2018-07-01 08:50 日本
- 
		  法国三代核电技术全球首堆在华并网发电2018-06-29 20:37 中国精造
- 
		  投资200亿耗时21年,美国造出第一块核废料玻璃2018-06-29 08:26 科技前沿
- 
		  “现在状况是,设备做再好,似乎也不如发表论文更实际”2018-06-29 07:44 科技前沿
- 
		  首个中国自主研发抗癌药将上市 可治转移性肠癌2018-06-28 19:08 科技前沿
- 
		  视频:火箭残骸坠落贵州发生爆炸2018-06-28 17:00 航空航天
- 
		  火箭发动机钢材:外国的更好,但也一样生锈2018-06-28 07:36 科技前沿
- 
		  欧洲宇航员为何学中文?想当神舟副驾驶2018-06-27 19:39 航空航天
- 
		  我国成功发射新技术试验双星2018-06-27 12:00 航空航天
- 
		  “1家日企可年产碳纤维4万吨,我国30多家只有7000吨”2018-06-27 08:01 科技前沿
- 
		  美媒:中国超算产量更高,还牢记“不能依靠美国”2018-06-26 18:00 IT新浪潮
- 
		  摘星!我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开工2018-06-26 16:14 科技前沿
- 
		  “抛光工艺比作煎饼,别人是不粘锅,我们做不到”2018-06-26 10:53 中国精造
- 
		  美国超算时隔5年重回榜首,中国专家说排名不是根本目的2018-06-25 22:49 科技前沿
- 
		  这项实验,达成了C919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强度验证能力2018-06-25 20:02 中国大飞机
- 
		  媒体:院士遭羁押超4年,审而不判不正常2018-06-25 19:38
- 
		  是什么卡了中国CT扫描的脖子:拙钝的探测器模糊了医学影像2018-06-25 10:09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  观察者头条  ●风闻 · 24小时最热 查看全部>>最新视频最新闻 Hot- 
									  漂移压哨绝杀!你正在收看幼儿园篮球全国大赛
- 
									  讨薪!25年御用司机和特朗普反目
- 
									  伊朗网红上传跳舞视频被捕,姑娘们“反了”
- 
									  “纽约时报fake news!美国强烈支持母乳喂养”
- 
									  “当前形势下,德方愿同中方开展‘工业4.0’合作”
- 
									  这个电子元件日企拟涨价近3成 手机也跟着涨?
- 
									  这片子观众少到没评分,却看透日本如何培养队长小翼
- 
									  “中国女婿”来救场
- 
									  我们又是冠军,我们总是冠军!
- 
									  陆委会主委将赴美 台媒:打探美国下一张“台湾牌”
- 
									  为了赚钱 美国阻挠别国支持母乳喂养
- 
									  《科学》揭露美国医药审查黑幕 或许证实了你的猜想
- 
									  “仗势欺人美国佬”加渔船在争议水域被美巡逻队拦下
- 
									  泰沉船事故致42人遇难 为何一上船就收走救生衣?
- 
									  靠香港群众的捐款,他在内地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 
									  独立日,自由女神像上的抗议者被捕
 快讯
-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