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固体发动机试车成功 有望大幅降低发射成本关键字: 中国航天航天科技航天发射【文/bet365苹果版 堵开源】《科技日报》7月4日报道,中国航天科工集团4院(航天科工运载技术院)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固体助推发动机试车成功。据报道,这种新型发动机直径2米,采用分段对接技术,是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重要技术。四院此前曾在中央电视台采访中表示,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每公斤载荷费用有望降低到1万美元,也就是目前国际市场通常发射成本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完成组装的3段式2米直径固体助推器   正在运输途中的一个分段 科技日报北京7月4日电 (陆贺建 陈旭 记者付毅飞)记者4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以下简称四院)获悉,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固体助推发动机,于2日成功开展与伺服系统的地面联合热试车,试车曲线与预示曲线完全一致。 据悉,由四院承担研制的该型发动机是我国目前装药量最大、推力最大、工作时间最长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其直径2米,通过采用分段对接技术,可以实现在直径一定的条件下,成倍增加发动机装药量,解决运载火箭对长时间、大推力助推动力的需求。 此次试验是新一代中型固体助推火箭发动机首次与尾段伺服系统进行工程化地面联合热试车,进一步对分段对接发动机部分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优化,显著提升了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充分验证了发动机与相关系统的工作协调性,获得了典型位置的力、热、噪声等环境参数。 由于固体助推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和机动性好等优势,采用固体助推器与液体芯级发动机组合,可以充分发挥固体大推力、液体长时间高比冲的技术优点,实现运载火箭动力系统技术性与经济性的完美结合。作为国内唯一掌握固体火箭发动机分段对接技术的单位,四院此前已先后成功进行了直径1米/两分段、直径2米/两分段、直径3米/两分段固体发动机的地面热试车。 此次试车成功,表明该型助推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已全部达到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要求,也为火箭总体技术方案优化提供了依据。 (《科技日报》原文引完) 据航天4院微信公号称,此次热试车圆满成功,表明该型助推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已全部达到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要求,可为中国新一代中型固体捆绑运载火箭的研制提供强劲动力,为我国运载火箭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标志着四院固体动力技术向运载领域拓展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表明,这种新型2米直径分段式火箭应该是为其计划中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快舟21、快舟31”系列进行的预研项目,此前航天4院曾表示,快舟31将是世界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   美国航天飞机使用的SRB助推器,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段式固体燃料火箭,美国NASA的SLS重型火箭也将使用这种火箭,不过增加一个分段,达到5段   90年代美国就提出发展SRB-X火箭,使用3具SRB火箭组合成重型固体火箭   后来这一概念发展成“轨道科学”公司NGLV-X火箭方案,其发射重量已经达到了SLS火箭的水平,长征-31的设计可能与之相似 据推测,快舟31应该使用多个3米以上(4院透露将研制直径4.2米,超过美国SRB直径的大型固体分段式火箭)直径分段固体燃料发动机作为第一级发动机,其构型或许和美国“轨道科学”公司曾提出与“重猎鹰”、“新格伦”、SLS重型火箭竞争的NGLV-X相似,NGLV-X采用3个航天飞机使用的SRB分段式固体燃料助推器捆绑作为第一级火箭。 那么“中型”火箭,应该是指“快舟21”,该型火箭可能使用2米直径分段火箭为第一级,可以取代现有长征2号和长2捆火箭,与长征7号火箭相比,采用固体燃料的快舟21应该在成本上具有优势,执行商业卫星发射任务时更加合适。 四院此前曾经透露,“快舟二十一个头大、力气大,一次可发射200多颗卫星。”张镝介绍,该型火箭国际领先,运载能力超过美国SpaceX公司研制的“猎鹰9号”,运力与我国长征7号火箭相近,未来将承担空间站建设等国家重大任务。更大运力的快舟三十一、快舟四十一型火箭已经全面布局,瞄准的就是太空旅游。随着发射成本的降低,太空游价格有望降至几十万元一次。     航天科技集团长征11运载火箭使用的发动机就是由四院提供,不过限于其尺寸重量因素,只能达到近地轨道载荷700公斤,太阳同步轨道载荷350公斤,主要用于发射微小卫星  
 四院现有拳头产品,快舟11   如果2米直径分段固体助推器发展顺利,使用2个助推器加液体二级研制一个“快舟21”的话,可以达到类似使用SRB火箭作为第一级的美国“战神1”火箭水平  
 快舟系列型谱(早期方案) 本文系bet365苹果版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堵开源
- 最后更新: 2018-07-05 08:47:54
 小编最近文章美军宣布“轻型攻击机”招标结果作废 将重新竞争2018-07-04美军斥资42亿美元增购“鱼鹰”2018-07-04俄军:20年前分别的老伙伴 又回来了……2018-07-03美媒:美军开发“X射线”炸弹 销毁化武还是研制第四代核武器?2018-07-03美导弹防御局建议:部署卫星监控高超声速导弹2018-06-30- 
		  中国核工业潜力惊人,日媒忧日本将“丧失技术”2018-07-04 15:53 核电
- 
		  中国可燃冰勘采科研基地选址南沙港区,计划2021年建成2018-07-04 14:37 能源战略
- 
		  “每年花超1亿美元买扫描电镜,国产只占10%”2018-07-03 07:42 科技前沿
- 
		  “银行电信电力等,不会考虑国产数据库管理系统”2018-07-02 09:26 科技前沿
- 
		  中企获全球首张石墨烯产品认证证书2018-07-01 13:34
- 
		  日15吨推力军用航发原型机交付 自产四代机有望?2018-07-01 08:50 日本
- 
		  法国三代核电技术全球首堆在华并网发电2018-06-29 20:37 中国精造
- 
		  投资200亿耗时21年,美国造出第一块核废料玻璃2018-06-29 08:26 科技前沿
- 
		  “现在状况是,设备做再好,似乎也不如发表论文更实际”2018-06-29 07:44 科技前沿
- 
		  首个中国自主研发抗癌药将上市 可治转移性肠癌2018-06-28 19:08 科技前沿
- 
		  视频:火箭残骸坠落贵州发生爆炸2018-06-28 17:00 航空航天
- 
		  火箭发动机钢材:外国的更好,但也一样生锈2018-06-28 07:36 科技前沿
- 
		  欧洲宇航员为何学中文?想当神舟副驾驶2018-06-27 19:39 航空航天
- 
		  我国成功发射新技术试验双星2018-06-27 12:00 航空航天
- 
		  “1家日企可年产碳纤维4万吨,我国30多家只有7000吨”2018-06-27 08:01 科技前沿
- 
		  美媒:中国超算产量更高,还牢记“不能依靠美国”2018-06-26 18:00 IT新浪潮
- 
		  摘星!我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开工2018-06-26 16:14 科技前沿
- 
		  “抛光工艺比作煎饼,别人是不粘锅,我们做不到”2018-06-26 10:53 中国精造
- 
		  美国超算时隔5年重回榜首,中国专家说排名不是根本目的2018-06-25 22:49 科技前沿
- 
		  这项实验,达成了C919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强度验证能力2018-06-25 20:02 中国大飞机
 相关推荐
- 
				 
				
				
				
				
				
				●  观察者头条  ●风闻 · 24小时最热 查看全部>>最新视频最新闻 Hot- 
									  漂移压哨绝杀!你正在收看幼儿园篮球全国大赛
- 
									  讨薪!25年御用司机和特朗普反目
- 
									  伊朗网红上传跳舞视频被捕,姑娘们“反了”
- 
									  “纽约时报fake news!美国强烈支持母乳喂养”
- 
									  “当前形势下,德方愿同中方开展‘工业4.0’合作”
- 
									  这个电子元件日企拟涨价近3成 手机也跟着涨?
- 
									  这片子观众少到没评分,却看透日本如何培养队长小翼
- 
									  “中国女婿”来救场
- 
									  我们又是冠军,我们总是冠军!
- 
									  陆委会主委将赴美 台媒:打探美国下一张“台湾牌”
- 
									  为了赚钱 美国阻挠别国支持母乳喂养
- 
									  《科学》揭露美国医药审查黑幕 或许证实了你的猜想
- 
									  “仗势欺人美国佬”加渔船在争议水域被美巡逻队拦下
- 
									  泰沉船事故致42人遇难 为何一上船就收走救生衣?
- 
									  靠香港群众的捐款,他在内地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 
									  独立日,自由女神像上的抗议者被捕
 快讯
-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