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康:《红海行动》,一部国家缺位的中国故事
关键字: 红海行动中国电影战狼战狼2吴京人民解放军智取威虎山爱国主义个人英雄国家力量【文/bet365苹果版专栏作者 景康】
由于《红海行动》的热映,加之主题、内容的相似,把《红海行动》与《战狼2》做一番对比,似乎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是,眼下的对比,只不过还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未能深入,使得人们对于文艺作品的阐发,还不能有一个较高的认知水平,并且,不能把文艺作品所展示的思想内涵纳入到上层建筑之中,从而促使创作者能够达到意识形态的自觉。
《红海行动》剧照
笔者在观影过程中,有个念头一闪而过:《战狼2》相当于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红海行动》相当于徐克版电影《智取威虎山》。问题马上就从《战狼2》与《红海行动》转移到两部《智取威虎山》上:这两部《智取威虎山》的区别在哪里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电影少了样板戏的政治性。在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第四场《定计》中,战士申德华找到参谋长说战士们纷纷在写请战书,要求攻打威虎山。参谋长要求他们谦虚谨慎,根据新情况,回去召开民主会讨论。接着杨子荣与参谋长讨论以后,提出了一个完整的作战方案。杨子荣也很急切:
杨子荣:参谋长,这是一个完整的作战方案,就这样决定了吧。
参谋长:子荣同志!大胆、谨慎!
(唱):相信你定能够完成重任,
这件事关系大举足轻重。
还要开支委会讨论决定,
用集体的智慧战胜敌人。
这样的一场戏,被电影《智取威虎山》省略掉了。这是有标志性意义的情节,体现的是党对军队的领导,也体现着人民军队的政治建军的原则。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处处都在强调这些政治内容;而电影《智取威虎山》处处都在淡化这些政治内容,这样就造成政治性的模糊,政治空间被彻底压缩了。政治空间被压缩的结果就很清楚了:这场战斗的正义性模糊了,变成了一个武装集团对另一个武装集团的进攻,但进攻的意义丧失了。
《红海行动》始终就是给人这样一种感觉。除了突击队员们偶尔宣称自己是“中国海军”外,并没有更多的身份标注和体现,因为,整部影片不断的陷入到惨烈而紧张的战斗之中,而战斗的目的也是僵硬的标注好的:救一个中国女性公民。为什么一定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去救,也没有很好的把这个问题阐发出来,只不过是轻描淡写地由舰长说了一句类似于“一个都不能少”的话。
《红海行动》中的女记者
有人说:《红海行动》这部影片从一开始就在紧张的战斗,全程无尿点云云。在笔者看来,恰恰是因为缺少意义的阐发,所以,影片只能陷入到不断的战斗之中。而在战斗中,也不会更多地去展示别的方面,仅仅集中的展示战斗人员的专业,包括恐怖分子的专业,再以恐怖分子的专业来展示突击队的专业,仅此而已。这实际上就造成了影片的单调和乏味。虽然,很多人都在讲他们对《红海行动》的观影感受叫做:燃,或者燃爆。其实,这不叫燃,也不是燃爆。因为,《红海行动》中并没有真正的做到情感的神圣激发和升华——不管是个人情感,还是爱国主义情感,都没有得到些许的释放。所谓的“燃点”只不过是那些战斗画面的紧张和激烈,与其说是燃,不如说是一般性的扣人心弦和一般性的感官刺激。
因为,整部《红海行动》本身缺乏思想内涵,所以,化作突击队员的口号也显得简单粗暴,叫做:“强者无敌。”而《战狼》系列中的口号叫做:“一日为战狼,终身为战狼。”一句口号,或一个称谓变化,其实表示着意义的转变。比如,笔者就特别不同意无差别的到处乱叫“老兵”。“老兵”这样一个称谓的流行伴随的正是一种政治意义、革命价值的消解。国民党的也是老兵,共产党的也是老兵,美国的也是老兵,俄国的也是老兵……完全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但是,像老战士、老班长、革命战士……这样的称谓,明显就不会用在国民党老兵身上。“强者无敌”的口号,显然就缺少身份指认。只要是强者,就可以无敌,这只是一个缺少主语的形式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来认领的口号,只要他认为自己是强者。而“一日为战狼,终身为战狼”则包含着价值判断和价值坚守。
首先,战狼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狼中队,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样一个全称,比一句中国海军,内涵丰富得多,除开对于军队的意指,实际上,还激起观众的情感——中国老百姓看见部队,通常不会讲“军队来了”,而是会不自觉的讲“解放军来了”;其次,终生为战狼——即便脱了军装,开除军籍,还要去做战狼该做的事情,这本身就包含着《战狼2》的故事的主心骨,并且再一次强化了价值认同和部队的教化意义——部队是个大学校。并且,在《战狼2》中,很好地用情节体现出来,吴京和吴刚自报家门的一段简单的对话,就是这种价值认同和情感的激发。吴京说自己是战狼中队的,吴刚说自己是哪个部队的,吴京向吴刚敬礼,并叫了一声:班长。而一直到影片结尾,对于吴刚拿着板儿砖也要跟敌人干到底的画面,人们不会觉得有任何的不妥,也不会嘲笑吴刚不自量力,因为,吴刚曾经也是解放军战士。
因为,与徐克电影版《智取威虎山》类似,缺乏真正有内涵的“政治挂帅”,造成了《红海行动》在处理各方关系的问题上,也缺少分析。首先,整部《红海行动》几乎是看不到普通人的,普通人在这部片子中,要么是在恐惧中准备死掉的,要么是已经血肉模糊的死掉的,整部片子就是两个专业的武装团体的对决。又因为,近乎偏执地讲究专业,导致了突击队对于执行任务的教条式的理解。最终需要一个法籍华人女记者讲述自身的惨痛经历,来教育突击队长,使得突击队长不再教条地执行任务,进而推己及人地决定救更多的人质,并决定解决一下核材料的问题。其次,因为整部影片对于恐怖分子的刻画也显得标签化——他们就是一群坏人,进而就是好人打坏人。这种简单化的处理,实际上也是服从于整部影片集中展现战斗场面的,对于恐怖主义问题的更深刻的探讨,恐怕就要挤压战斗场面的空间,甚至于讲清楚恐怖分子的来龙去脉、政治目的,都是不行的。
再有,突击队与海军舰艇的关系并没有突显出来,因为,影片突出的重点是突击队的专业与强悍,因此,临沂舰除了派出了一个无人机打掉一辆坦克外,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作为,突击队被突显出来,但是,海军反而弱化了,所以,影片结尾,在南海驱离别国船只反而显得突兀。而这一点恰恰是《战狼2》的成功之处,如果我们不是那么容易健忘的话,应该清楚地记得,在《战狼2》中,激发情感的情节,并不来自于打斗和战争场面,而在于面对杀戮,人民海军舰长一句:“开火!”巡航导弹从发射井射出的画面。这个时候是作为坚强后盾的国家出场,也是全片的最高潮,个人英雄与国家力量的最终结合。而这一点,在《红海行动》中,我们看不到。
《战狼2》所取得的巨大票房成功和现象级的意识形态影响力,强烈地冲击了中国陈腐的舆论场,《战狼2》的每一个画面、吴京的每一个行为和每一句话都被一些人放在显微镜底下检查;而那些在之前试图否定、丑化《战狼2》的人,今天借着《红海行动》的热映,似乎找到了“合适”的武器,打着《红海行动》的招牌,来向《战狼2》发难。这其实是一个意识形态的问题。
真正说来,《红海行动》的成功之处是在技术层面的,取得这样的成功,也是来之不易的。但是,这样的成功,通过认真的学习、大量的资金投入,是可以相对比较容易取得的。而真正需要用心的方面,用一句官方的语言来说,就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问题。《红海行动》的失败之点在于讲了一个主体缺失的故事,并给这个故事贴了一个中国标签。标签与故事缺少内在联系和自然发生。《战狼2》也不是完美的代表,但《战狼2》却是讲好了一个中国故事,在整个故事当中,有着中国人的现实生活,激发了中国人的情感共鸣,同时,还有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在去年自明社就发表的《两个80后关于帝吧FB出征的对谈》的【编者按】中讲得很好:
中国式爱国主义的落脚点是:中国比西方更仁义。长期以来的中西较量,中国只做被动的中西二元论下的自我辩护,而《战狼2》引入第三方非洲,让整个话语逻辑一下子往前迈进了一大步,因为中国不再通过讲述与西方的历史阶段性差别来安放自己,而是直接进入对等的仁义较量中。
“仁义”是一个价值取向。要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要有中国的立场和中国的风格,但无论是立场,还是风格,都应该作为一种价值内化并贯穿于所要讲述的故事的方方面面。《战狼2》虽然在这个问题上有所作为,但是,也不能说是做的很好,问题在于有些生硬,还要继续打磨;而《红海行动》似乎一开始就放弃了这种作为,这不得不说是让人遗憾的事情。我们并不清楚这样的取向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是因为导演?这些年出了不少所谓抗日神剧,据说这些神剧很多都是香港导演拍的。于是,有一种说法认为香港导演一旦涉及国家、民族、历史、政治等等重大题材,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抓不住重点。这不是一个现在才表现出来的现象。在当代文学中,内地的革命文学如火如荼的时候,恰恰在香港等地异军突起的是新派武侠文学。优秀的武侠文学,其实与优秀革命文学一样,关注的问题同样是宏大的,但是,其表达方式则有很大的不同。革命文学以现实的革命战争作为基础,就不可能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进行创作,而武侠文学所构筑起来的武侠世界,则要凭借作家的想象力。
对于像《战狼2》、《红海行动》这样直接的有着意识形态标签的影片而言,《唐人街探案》这样一种完全没有意识形态标签的娱乐电影,反而更容易讲好中国故事。这似乎是一个完全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怪事。那些一开始就明确要诉诸意识形态表达的艺术创作,经常性地陷于生搬硬套的图解政治的尴尬,而那些根本缺乏自觉意识的创作,反而更加深刻地触碰到了意识形态的核心。
《红海行动》剧照
《唐人街探案》完全把世界上的著名城市,作为中国人的舞台,第一部在曼谷,第二部在纽约,根据第二部的片尾“预告”,似乎第三部会在东京——我们希望陈思诚能够将全世界的著名城市通通拍个遍。这其实已经意味着中国人以全世界作为自己的舞台。而实际上也是如此,中国每年数以亿计的游客在全世界著名景点游走,看遍全世界,同时,也被全世界看。这本身就表明中国人正在成为世界舞台的主角。但就像《唐人街探案》的影片所表现的,中国人在那些著名城市已经不是在仰望,或者流露出各种胆怯,而是像电影主角一样,到处撒欢,各种插科打诨。同时,电影镜头也不再是仰望纽约的各种高楼大厦、仰望自由女神,而是,随着探案剧情的展开,自然游走在纽约各种乌七八糟的犄角旮旯。
——对啊,为什么拍纽约发生的事情就一定要出现自由女神像呢?难道观众只有看到自由女神像才知道故事发生在纽约吗?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难。不过,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问:难道讲一句“我们是中国海军”,挂一面五星红旗,就真的是在讲中国故事吗?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梁福龙
-
●  观察者头条  ●风闻 · 24小时最热 查看全部>>最新视频最新闻 Hot
-
漂移压哨绝杀!你正在收看幼儿园篮球全国大赛
-
讨薪!25年御用司机和特朗普反目
-
伊朗网红上传跳舞视频被捕,姑娘们“反了”
-
“纽约时报fake news!美国强烈支持母乳喂养”
-
“当前形势下,德方愿同中方开展‘工业4.0’合作”
-
这个电子元件日企拟涨价近3成 手机也跟着涨?
-
这片子观众少到没评分,却看透日本如何培养队长小翼
-
“中国女婿”来救场
-
我们又是冠军,我们总是冠军!
-
陆委会主委将赴美 台媒:打探美国下一张“台湾牌”
-
为了赚钱 美国阻挠别国支持母乳喂养
-
《科学》揭露美国医药审查黑幕 或许证实了你的猜想
-
“仗势欺人美国佬”加渔船在争议水域被美巡逻队拦下
-
泰沉船事故致42人遇难 为何一上船就收走救生衣?
-
靠香港群众的捐款,他在内地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
独立日,自由女神像上的抗议者被捕
快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