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搜搜:外派到印度工作生活是怎样一种体验
关键字: 印度外派印度在印度工作中印关系中印边界【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中印关系,因为边境对峙的问题,大幅倒退,退到了55年来的最低点。因为过去的几年一直在印度工作生活,不免多少有些感触,于是也再转头看看那些经过的印度的人和事,化成些许不尽全面的点滴随想。后续,无论事态如何发展,两国关系前景怎样,既然有幸亲历,就在自己的时间轴上打上印度2017这个点,既记录来时,也寄望前路。】
外派工作是有意思的,包括那部分对派驻国家的神秘感,还有那些工作之余想去做和平使者、文化桥梁的使命感。但是在一个时有“敌意”的国家工作生活,心情应该说是复杂的,很多美好的感觉就此打了折,良好的意愿也不免因此缩了水。在此说起的这个有文化够神秘,但又时有“敌意”的国家,就是最近闹得欢的邻国印度。
“敌意”来自哪里?
了解印度,还是从中东工作时碰到的印度人开始的。尽管是那些听不懂的印式英语,还有摇头晃脑的对错难猜,但是交流让我对他们有了大概的认识,爱好站着不怎么动的运动——板球,喜欢各路记不住名字的大神,擅长各种大场面的群舞,还有饭如糊状手送食,遇有大事就点灯……那时候个人理解印度的角度,基本就是好。奇。怪。
第一次遇到的“敌意”,来自初飞印度时航班上要求填写的入境报税单(现在这个好像不大用了)。惊奇填报人群被分为三类,一类印度人,一类中国、缅甸、不丹、尼泊尔等几国人,最后一类其他外国人。对中国这类不友好国家,要求明显要严的多。后来知道,在他们官方的眼里,这些国家多少还是有点过节的样子,而问了我们这边的资深人士,对此解嘲为特殊关系国家。
之后,随着落地工作生活,发现这种时有的“敌意”其实大部分存在于政府机构的办事准则之中,感觉已内化于心,外化于型,让人烦难的规矩从上到下,从大到小:
办签证,因为是中国人,所以所有的签证申请都必须送至德里的内政部审批,时间长手续繁,程序复杂的让你没有脾气。对签证的问题,每个曾在印度工作过的中资企业朋友,说多了都是泪和累。
开公司,因为是来自中国,注册审查的程序就要比别的国来的时间长。举个印度中企都知道的例子,咱中行递交的印度本地银行牌照申请已近三年,即使早在2014年就已经写在两国政府的联合公报里了,但目前据说还在印度中央政府打转转。而对应的,印度银行业在中国自2005年以来已经陆续有6家开设了分行、4家开有代表处,这对等的理能说给三哥听吗,说了能听的懂吗?
拿业务,因为是中国的公司,很多工程承包商,一句安全审查不合格,就被挡在门外。还有动不动就上的反倾销手段、惩罚性关税、最低限价、国产化率、技术标准审核等等。进入陌生市场,遵循当地规则,天经地义,关键是审批时间、标准和程序啥的,那都从来不透明,当然也没个准。
搞投资,谈好的企业兼并,即使商业协议签了,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审的也要格外严格。印度这地,你的钱来得容易,出去可就不容易了,商务坑,税务坑,法务坑,搞不清楚掉进去一堆一堆的。当然对于投资的坑,无论中西南北,印度对各国还挺一视同仁的,远的和黄沃达丰交易的税务官司,近的塔塔DoCoMo股权纠纷、通用汽车退出印度市场等等,赚不赚钱的不说,真的赚了还不够操碎那玻璃心的。
……
仔细想想,这种政府层面根深蒂固的“敌意”还是有些说不破但还明显的理由的:
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和巴基斯坦的争斗是印度翻不过去的山,和巴基斯坦好的,当然就是印度的敌人。莫迪上台之初,2015年12月突访巴基斯坦的破冰之旅,目前看也只能算是应景之作,这两年全无外交合作进展,印方的外科手术打击、实控线的炮击、杰谟克邦的民族冲突、恐怖主义的指责等等反而使双方对立情绪更加严重。中巴的陆上联通,更是让印度觉得被抄了后路,“敌意”也愈加明显。
那场我们赢了的战争。1962是印度政府层面伤及内心的痛。一向自视南亚领袖、世界一极的印度,那一战现了原形,无端骄傲的精英阶层至今难以接受。
大国雄心却小肚鸡肠。1947年从英属印度独立出来的印度,其实骨子里还是精英管理着的封建思维国家。这些精英大多留学英美,认为自己的精英制度有承袭西方的天然先进,管理能力远远超过老土的中国,进而更是想继承大英帝国的野心,用老旧的思维和一些不入流的手段,想将南亚小国乃至西藏置于自己的利益范围。但同样时间的出发,即使中国过去走了些弯路,目前的体量和力量也让印度难以超越。很多印度的党派精英不但不反思自己,反而更是瞧不上中国,戴有色眼镜看中国的发展,由羡慕嫉妒进而生恨。一句话,格局太小。
竞选上台的政治需要。有个强大的邻国,时不时讲讲对他的反抗和斗争,打打民族独立和爱国主义的牌,确实是各党竞选时很好的素材,而中国具备这个假想敌的几乎所有条件。同时,对怒中国,某些“友邦”自然鼓励,这当然也是不能说的利益所在。
博取经济利益的招数。一般来讲,边境的几个邦都比较穷,靠中央财政补贴吃饭的多,加上军方战时常备的理论支持,所以在印度时不时的就会出现边境中方又加压力的报道,在博取眼球的同时,既是边界地方部队要钱,政府要资助的手段,更是利益相关方屡试不爽的惯常招数。
虽然BJP的莫迪上台以后,为吸引外资做了很多努力,但从其过去几年的施政路数来看,感觉更像是“声东而求西”,即以与中国合作为虚,以抗衡中国为实,穿梭大国间的外交中,倾向性很明显。莫迪善于利用中国打自己的牌,对外,可以引来欧美日和俄罗斯等大国的关注支持,与中国展开投资竞赛,技术转移比拼;对内,则随时可以用爱国主义转移内部的改革矛盾,让国内经济低迷、失业率高企、党派纷争、改革推进艰难等等消之于一腔爱国热血和同仇敌忾。
- 原标题:在一个时有敌意的国家工作生活是什么样的体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小婷
-
●  观察者头条  ●风闻 · 24小时最热 查看全部>>最新视频最新闻 Hot
-
漂移压哨绝杀!你正在收看幼儿园篮球全国大赛
-
讨薪!25年御用司机和特朗普反目
-
伊朗网红上传跳舞视频被捕,姑娘们“反了”
-
“纽约时报fake news!美国强烈支持母乳喂养”
-
“当前形势下,德方愿同中方开展‘工业4.0’合作”
-
这个电子元件日企拟涨价近3成 手机也跟着涨?
-
这片子观众少到没评分,却看透日本如何培养队长小翼
-
“中国女婿”来救场
-
我们又是冠军,我们总是冠军!
-
陆委会主委将赴美 台媒:打探美国下一张“台湾牌”
-
为了赚钱 美国阻挠别国支持母乳喂养
-
《科学》揭露美国医药审查黑幕 或许证实了你的猜想
-
“仗势欺人美国佬”加渔船在争议水域被美巡逻队拦下
-
泰沉船事故致42人遇难 为何一上船就收走救生衣?
-
靠香港群众的捐款,他在内地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
独立日,自由女神像上的抗议者被捕
快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