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解读:王岐山选用纪检干部最新重大变化
关键字:中纪委两年来紧锣密鼓揪出大老虎大快人心,但同时也暴露了以往纪检体制机制的某些弊端。较为突出的便是一些地方纪委、派驻机构,很少发现、报告同级党委问题。为此,今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三个《提名考察办法》”,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领导,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公众号“侠客岛”(xiake_island)”据此整理出十八大以来纪委系统频繁人事调度,表明纪检体制的改革步伐。同时,文章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形成“垂直领导系统”,纪检干部的产生,是“双重领导制”——既受上级纪委领导,也受同级党委领导。
以下为文章原文:
如果说2013年和2014年的打虎节奏,大体能应和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结的“周一拍苍蝇、周末打老虎”的规律,那2015年的前4个月,中纪委的“打虎拳法”变得更加变化莫测,有时很长时间都不吭一声,有时又在“不经意间”pia地整一个大的。
比如,前天傍晚时分,中石化总经理王天普落马,岛叔的不少朋友都感到很诧异,白天还有过联系呢,怎么没过几小时就再也联系不上了。看来这中纪委打老虎,啥时出手,真是“出其不意”。
当然,岛叔很反对把反腐娱乐化,变成某些官员的情色段子,或者把反腐泛化,什么抑郁症坠楼、跌入平台都捕风捉影地当做是“畏罪自杀”,或者把反腐当做数字游戏,非要整到100个、200个,凑个整数才痛快。今天有个新闻爆出来,湖南新化县居然下发文件,定抓捕黄赌毒的任务数,要抓2491人,岛叔也不知道这奇葩的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按人口比例?还是掐指一算?反腐也是一样,不是搞运动,不是为整个吉祥数字“邀功”。这种量化很无趣,也没什么道理。
王岐山(资料图)
今天,之所以又跟各位岛友聊反腐的话题,是因为近期,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一个很重要的文件,里面包含了关于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书记、副书记,中央纪委派驻纪检组长、副组长,中管企业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考察办法。这是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这次人事提名考察办法,对充实纪委书记的“监督责任”也是大有裨益。
所以,昨天的《人民日报》就刊出文章,专访神秘的纪检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负责同志,重点解读了这三个提名考察办法。里面挺有料,岛叔给你仔细捋一捋。
问题一、反腐节奏慢下来了吗?
从普通百姓的直观上,以前是每周末都会翘首以盼,而且一般都不会令人失望,但今年开始,似乎大老虎落马节奏明显不如去年了。但岛叔觉得,反腐的一个重要表征,当然是打贪官,但反腐绝对不止于此,反腐是手段,背后更大的任务是党风廉政建设,要开辟一个风清气正的官场新秩序,所以,除了反腐,中纪委还要管作风建设,除了严重违法违纪之外,还有更大数量的党内通报批评、警告等党纪处分,这些都是在“治标”。
按今天文章里的话说:从十八大以后查处的案件和巡视发现的问题看,不收敛不收手现象时有发生,连“不敢腐”都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不能腐”和“不想腐”更是远远没有做到……必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
话语间,一股肃杀之气。
问题二、现有纪检体制机制的问题
在老王的反腐布局中,治标和治本是同时推进的,所以,在纪检体制机制上的建设其实一直伴随着反腐过程。
当然,持续两年的反腐同样暴露了以往体制机制的一些弊端。比如,各级纪检机关查办案件时,受到的牵制还比较多,一下地方办案,各处递条子、打招呼、匿名电话威胁等等,都时有碰到,都怕因为反腐影响形象和发展,所以就千方百计压案不办、瞒案不报。各级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顾忌太多,都在同一个锅台里吃饭,给个面子,大哥~
所以会出现一些地方纪委、派驻机构,很少发现和报告同级党委问题。根子上就在于纪委书记的提名考察权没有牢牢把在上级纪委和组织部门手里。
岛叔翻了一下历史。在上世纪90年代,地方党委的纪委书记一般都由省委副书记兼任,在常委班子里排名靠前,一般都在前五。但后来因为精简班子,副书记名额压缩,一般都是一个省委书记,配两个副书记(省长和兼职副书记),所以,纪委书记的常委排序就往后靠了,一般都是掉出前五位。这次纪检体制改革中,也有专家提议,要把纪委书记的排名往前靠,也是为增加纪委书记在党委班子里的话语权。
至于省级纪委书记的任命,省委书记的意见往往能起到非常大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因为纪委书记能干到63岁,比普通副省级干部的60岁退休年限要多3年,所以,纪委书记一般会成为本省到点副省级干部继续“服役”的一个新岗位,而人选,由本省组织部长、政法委书记转任居多。
但一般都不会让本地土生土长起来的干部任纪委书记,这个是必须要避嫌的。但即使如此,因为纪委书记和省委书记多年搭档,因此,在监督同级党委方面,就会产生“抹不开面子”的事。
问题三、怎么改?
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就是: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领导,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
很明显,就是把地方同级党委在纪委书记岗位上的人事权给没收了,目的就是增强纪委监督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
这从十八大以来,纪检系统频繁的人事调度可以得到佐证。
岛上的小野妹子辛苦做了个盘点,发现十八大以来,有11个省市自治区的纪委书记换人。在这11个纪委书记中,仅重庆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徐松南和福建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倪岳峰看起来是从本省提拔——徐的上一个职务是重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倪的上一个职务是福建副省长。但如果严格说来,徐松南长期在四川、湖北、宁夏工作,2012年才赴任重庆,组织部长任上不到一年半,就转任纪委书记,而倪岳峰长期在中国海洋局、全国人大工作,2011年赴福建任副省长,在本地工作年限短,也有一定的“超脱性”。
而其他9名纪委书记,都是从别的岗位调任,也是与现有岗位毫无工作交集。其中,5位出自纪检监察部门,占总数的近5成,这也符合纪检工作需要一定专业性的要求。
更具有代表性的是岛叔在3月31日,《老王看中的纪检组长》一文中分析的,新任7名中央国家机关纪检组长的履历与履职的新部门毫无交集。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用人权已经开始“上交”。
但这是不是意味着,纪委已经形成了坊间传说的“垂直领导系统”了呢?当然不是。相比于海关、税务等真正垂直领导系统,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的产生,不会是本系统封闭的循环,用标准的表达是,“双重领导制”——既受上级纪委领导,也受同级党委领导。
从这11名纪委书记和7名纪检组长的履历看,有出自中央机关的,有来自地方政府的,有在中央、地方多岗位历练的,也有长期在基层一步步干起来的,这也印证了三个《提名考察办法》的提法:“始终把纪委书记、副书记放在党的干部队伍“大池子”里……坚持五湖四海,从纪检系统内和系统外选拔优秀人才。决不能形成自我封闭的小循环。”
(文/独孤九段 数据整理/小野妹子)
翻页查看《人民日报》刊文《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队伍:专访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负责同志》
- 责任编辑:冯雪
-
●  观察者头条  ●风闻 · 24小时最热 查看全部>>最新视频最新闻 Hot
-
“当前形势下,德方愿同中方开展'工业4.0'合作”
-
日本厂商拟将这个电子元件涨价近3成 手机也跟着涨?
-
“中国女婿”来救场
-
陆委会主委将赴美 台媒:打探美国下一张“台湾牌”
-
为了赚钱 美国阻挠别国支持母乳喂养
-
《科学》揭露美国医药审查黑幕 或许证实了你的猜想
-
这片子观众少到没评分,却看透日本如何培养队长小翼
-
“仗势欺人美国佬”加渔船在争议水域被美巡逻队拦下
-
泰沉船事故致42人遇难 为何一上船就收走救生衣?
-
靠香港群众的捐款,他在内地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
独立日,自由女神像上的抗议者被捕
-
印航回应改成“中国台北”:外交部指示
-
“为什么美国不直接入侵委内瑞拉呢?”
-
“美关税清单200多亿由外资生产 美企占相当比例”
-
英媒在美独立日发文 美国人上去就怼
-
只是觉得好玩?男子在上海地铁多次点火烧纸被刑拘
快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