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主场失利?北汽新能源缺乏高端产品扩张遭遇瓶颈关键字: 新能源汽车蓝鲸财经5月24日消息,在政策持续推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市场背景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迅猛增长。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018年一季度全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11.7万辆,同比增长136%,巨大的市场潜力也让资本市场蠢蠢欲动,众多新势力造车企业纷纷杀入这片蓝海。 而深耕新能源市场多年的北汽新能源拥有极高的市场份额,还通过借壳SST前锋有望成为首家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但当政策不再成为保护伞,低端策略逐渐失效的情况下,北汽新能源该如何破局? 北汽新能源销量被上汽反超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一直以来是受政策的推动,这个政策来自两方面,其一是国家与地方针对新能源汽车给予一定的补贴;其二是部分城市对传统燃油车实行限牌、限行政策,但对新能源汽车却不限制。 而且由于各省市往往对各类新能源车型政策有所不同,例如北京只有纯电动汽车才能获得政策支持,不同的政策最终导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了发展不平均的现象。总体来看,借助地域优势,地方性企业往往可以拥有更多的资源倾斜,市场表现更好。 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国销量排名前三的新能源生产企业分别为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和上汽乘用车,销量分别为4.19万、3.3万和2.09万辆。 新能源主场失利?北汽新能源缺乏高端产品扩张遭遇瓶颈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一组数据却引起了蓝鲸汽车记者的注意:今年1-4月北京市交强险上牌量数据显示,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牌量数最多的是上汽荣威ERX5,上牌量为914辆,第二名为上汽荣威Ei5,上牌量为839辆,北汽新能源EC系列排名第三,上牌量为807辆,排行榜前20名上牌量总和约为0.75万辆。 上汽荣威以1753辆总上牌量在北京市场战胜北汽新能源,成为了1-4月上牌量冠军,曾经稳坐北京市场头把交椅的北汽新能源在自己的主场被上汽荣威打败,新能源市场格局似乎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化。 产品进入迭代期供求不平衡 为了解北汽新能源的实际销售情况,蓝鲸汽车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4S店,发现目前店内只有EU400和EC200两款车型正常销售,其中,主力车型EU400已临近换代,市场优惠幅度较大,换代车型EU5已经开始接受预定,预计下半年正式销售,而今年3月上市的EX360则没有现车。 北汽新能源一家4S店的销售人员表示:“EX360上市后前期订单一直积压,厂家生产不过来,现在订车需要等至少一个月才能提车。”在被询问为何北汽新能源销量不敌上汽荣威时,该销售人员先是表示不可思议,随后解释称:“荣威新车已经上市销售一段时间了,北汽新能源新车都没到,所以上牌量数据没上来。” 新能源主场失利?北汽新能源缺乏高端产品扩张遭遇瓶颈 4S店缺少现车似乎是北汽新能源1-4月销售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不过,从北汽新能源产品战略方面也似乎存在问题。 目前,采取低端车型扩张市场是北汽新能源主要发展方向。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李一秀曾表示:“我们不认为由于卖了一个价格相对比较低的车为中国国民所接受,就会把品牌拉低。中国新能源车要想普及,最大的直接标准就是要有普世性。” 这样的策略的确让北汽新能源实现了对市场的快速扩张,目前,北汽新能源在售车型有3个系列,其中EC定位A00级市场,EU系列定位A级轿车,EX系列定位小型SUV。乘联会销量数据显示,今年4月北汽新能源EC系列共销售0.92万辆,占据北汽新能源总销量的90%以上,凭借EC系列低廉的售价,北汽新能源销量节节攀升,同时也成为了国内首家年产销超过10万辆的纯电动车企。 低端产品发展遭遇瓶颈 但过度依赖低端车型,忽视中高级车型的发展成为了北汽新能源明显的短板。目前新能源产品销售集中在一线城市,而随着新能源指标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不再仅仅为了“占号”而购买新能源车型。 “我在选车之初就对车型级别、配置和舒适性有一定的要求,并将价格定在了20万左右的区间上,最后却发现能够选择的车型并不多。”一名在北京持有新能源指标的消费者表示。显然,北汽新能源过去依靠低端车型走量的市场策略已让其无法满足一线市场的消费需求。 新能源主场失利?北汽新能源缺乏高端产品扩张遭遇瓶颈 除了产品策略以外,北汽新能源在车型功能上的创新也严重落后于对手,以上汽荣威ERX5为例,其搭载的斑马智能互联系统来自上汽与阿里巴巴共同开发,具备智能互联、远程控制、在线服务等功能,一经推出便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而北汽新能源的在售车型中却没有一款能够提供相似的功能和服务,直至EU5才开始搭载“达尔文系统”,实现了语音控制、智能互联等功能,但这款产品上市依旧需要很长时间。 在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下,北汽新能源对旗下车型的产品调整升级速度过慢也影响了其市场表现,最终多方面原因导致在北京主场失守。 接下来,北汽新能源面临的挑战将会更大,蔚来、威马、小鹏等新造车企业纷纷宣布在今年下半年交付首批产品,它们的产品大多以智能为卖点,售价普遍集中在15-30万之间,随着造车新势力承诺交车时间的临近,留给传统车厂压力会更大,而在营销、品牌、产品均无明显优势的北汽新能源凭借低端“国民车”策略还能再走多远? - 原标题:新能源主场失利?北汽新能源缺乏高端产品扩张遭遇瓶颈
- 责任编辑:吕栋
- 最后更新: 2018-05-25 07:28:34
 小编最近文章新华社:靠默认勾选套取用户信息,差评!2018-01-04中国禁收洋垃圾后,又一国陷危机2018-01-02奉命出海作战却等不到对手信息 海军艇长“压力山大”2018-01-01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实为广告?北大回应2017-12-28卡扎菲儿子或将参加利比亚总统大选2017-12-18- 
		  新能源汽车进入调整期 韩系动力电池借机杀回中国?2018-05-24 20:09 汽车
- 
		  比亚迪获6.89亿美元巴西云轨订单,解救依赖补贴的业绩?2018-05-24 19:44 汽车
- 
		  昶洧要做台湾版的特斯拉 名字你认识吗2018-05-24 16:52 汽车
- 
		  “放牛娃”李书福的故事为什么触动了汽车业?2018-05-24 08:41 汽车
- 
		  二次“召回”再现大规模维权,东本的麻烦没完2018-05-24 08:35 汽车
- 
		  中国中车完成货车业务重组2018-05-24 08:25 汽车
- 
		  俄罗斯车市稳步复苏 中国车企齐发力2018-05-24 08:21 汽车
- 
		  补贴退坡成本上升 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面临变局2018-05-24 08:15 汽车
- 
		  日媒:本田将与宁德时代共同开发新电池2018-05-24 08:03 汽车
- 
		  斥资5亿欧元造车的戴姆勒还建了电池厂,老牌巨头们有必要这么做吗?2018-05-23 20:23
- 
		  解读!汽车进口关税降10%,谁是最大赢家?2018-05-23 12:26 汽车
- 
		  李斌回应造车质疑:蔚来不烧钱,比特斯拉靠谱2018-05-23 12:26 汽车
- 
		  A股汽车零部件板块迎涨停潮 降关税如何影响国内汽车业?2018-05-23 10:51 中国经济
- 
		  降税后购买90万元进口车能省多少钱?2018-05-23 09:40 中国经济
- 
		  董明珠:真正的网红应该讲真话 但有例外如贾跃亭2018-05-23 09:15 汽车
- 
		  宁德时代成全球第一却现业绩变脸,国产电池想活只能靠补贴?2018-05-22 16:44 股市
- 
		  凯越复活背后 别克有着哪些尴尬2018-05-22 16:27 汽车
- 
		  一季度利润暴跌83% 新能源巨头比亚迪“跌落神坛”?2018-05-22 16:14 汽车
- 
		  财政部:7月1日起降低进口车关税2018-05-22 16:12 汽车
- 
		  等灯等灯!英特尔无人车公然闯红灯2018-05-22 15:42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  观察者头条  ●风闻 · 24小时最热 查看全部>>最新视频最新闻 Hot- 
									  漂移压哨绝杀!你正在收看幼儿园篮球全国大赛
- 
									  讨薪!25年御用司机和特朗普反目
- 
									  伊朗网红上传跳舞视频被捕,姑娘们“反了”
- 
									  “纽约时报fake news!美国强烈支持母乳喂养”
- 
									  “当前形势下,德方愿同中方开展‘工业4.0’合作”
- 
									  这个电子元件日企拟涨价近3成 手机也跟着涨?
- 
									  这片子观众少到没评分,却看透日本如何培养队长小翼
- 
									  “中国女婿”来救场
- 
									  我们又是冠军,我们总是冠军!
- 
									  陆委会主委将赴美 台媒:打探美国下一张“台湾牌”
- 
									  为了赚钱 美国阻挠别国支持母乳喂养
- 
									  《科学》揭露美国医药审查黑幕 或许证实了你的猜想
- 
									  “仗势欺人美国佬”加渔船在争议水域被美巡逻队拦下
- 
									  泰沉船事故致42人遇难 为何一上船就收走救生衣?
- 
									  靠香港群众的捐款,他在内地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 
									  独立日,自由女神像上的抗议者被捕
 快讯
-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