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核心技术未掌握怎么办?丁肇中提了一个例子关键字:据科技日报7月10日报道,已经82岁高龄的诺奖获得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丁肇中还没有退休,早八点至晚八点的12小时工作量并没有让他感到疲惫,因为浩瀚宇宙中的那些未解之谜仍在吸引着他,“宇宙中什么地方还有生命?如何找到?他们是不是拥有着跟人一样的智慧?”寻找答案的方式,是他领导的AMS(阿尔法磁谱仪)实验——16个国家、地区的60个研究机构、600多名科学家正夜以继日地寻找暗物质和宇宙线的来源。 7月6日,在山东大学“大师面前——与丁肇中一起寻找‘彩色雨滴’”见面会上,丁肇中如此向科技日报记者解释“不退休”的理由。他强调,AMS实验中,中国科学家解决了不少重大甚至是决定性的难题,比如山东大学程林教授是AMS热系统的总负责人,在-40℃—+60℃温度周期性变化中,甚至极端情况下-90℃—+230℃的温差中确保AMS各部件正常工作,“这非常重要”。 要实现目标,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不断追求,再加勤奋工作 科技日报:对宇宙探索和科研长期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并不容易,您是如何做到的? 丁肇中:我现在还没有退休。每天早上我大概7、8点钟就到实验室了,到晚上8、9点钟才走,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兴趣。和地面不一样,天上实验的最大特点是(如有差错)你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我花很多时间看这些数据,看什么地方有误差。 在我做寻找新粒子的实验尚未成功之时,人们说我是傻子,因为成功的可能性极低;但当我找到新粒子的时候,人们又说我是天才——其实,傻子与天才之间只有一步之遥。要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做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同时,要对意料之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总之,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不断地追求,再加勤奋地工作。 攻克核心技术,从德国日本身上学习经验 科技日报:对现阶段的中国来说,很多领域还处于“三跑”中的跟跑阶段,很多核心技术并未掌握,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看待这种差距?该怎么做? 丁肇中:我不知道,但你说的这些政府政策是很重要的。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领跑的人?二战以后,日本和德国什么都没有了,教育系统也被破坏了,研究系统也被破坏了,可是政府非常支持科学。过了40年之后,现在日本的科学,德国的科学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我只能提这么一个例子。 搞基础研究的战略科学家一定要有说服别人的能力 科技日报:基础研究,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甚至二三十年,四五十年才会有结果;这几天,中国一位深受尊重的企业家任正非说,评价基础科学,最好不用量化的考核方式;因为对多数人来讲,基础研究是听不懂的,听不懂,那又如何获得公众和政府的支持? 丁肇中:在一百年前,基础研究是热学、光学、力学,现在用在飞机、火箭上;上世纪30年代的原子物理、量子力学,现在最简单的应用是网络、手机;40年代的时候,基础研究是原子能、核聚变,现在用在能源、国防上。您说的非常对。基础研究,从发现现象到运用,需要时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实验失败是通向成功最主要的过程,不能怕失败就不去做。 你还问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怎么支持基础研究?我过去的多数实验受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我要求政府组成评审委员会,唯一的要求是让一流的科学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因为第一流的科学家眼界可以放宽一点、远一点,看将来的趋势怎么样;而二流、三流的科学家只会关注项目产生哪些成果,投入产出值不值得,很难看到更远的地方。我开始做AMS实验的时候,反对的人很多,所以我希望政府做一个评审委员会,把美国科学院院士,拿过诺贝尔奖的人组成委员会来评审,终于被我说服了。 科技日报:您如何向公众介绍你的项目?您最期待下一步的发现是什么? 丁肇中:花钱最多,却“没有用处”的项目(笑)。我最期待把暗物质和反物质找到。 - 原标题:科学研究要保持强烈的好奇心——诺贝尔奖获得者、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丁肇中访谈录
- 责任编辑:于文凯
- 最后更新: 2018-07-10 10:05:33
 小编最近文章中国核心技术未掌握怎么办?丁肇中提了一个例子2018-07-10“当前形势下,德方愿同中方开展'工业4.0'合作”2018-07-10新华社:美国经济短期走强难掩中长期隐忧2018-07-08我国科学家发现这个基因:影响欧亚人群肤色变浅、适应寒冷2018-07-08管清友:中国应在雄安建第三家证交所 叫雄交所2018-07-08- 
		  专访 | 蓝箭航天:商业航天的未来是中型运载火箭2018-07-10 08:40 航空航天
- 
		  我国成功发射第32颗北斗导航卫星2018-07-10 06:30 航空航天
- 
		  2018下半年首发 “巴遥一号”成功发射2018-07-09 13:23 航空航天
- 
		  中国“N2爆弹”技术升级:成功合成金属氮2018-07-09 11:00
- 
		  他扎根航发研制50载:中国航空工业要补的课很多2018-07-09 09:56 中国精造
- 
		  这个物种首次在中国境内发现2018-07-09 07:2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人民日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时不我待2018-07-08 16:34 科技前沿
- 
		  我国科学家发现这个基因:影响欧亚人群肤色变浅、适应寒冷2018-07-08 14:26 科技前沿
- 
		  丁肇中:中国科学家有成绩就升官 是误入歧途2018-07-08 09:42 科技前沿
- 
		  美军投资研制高超声速试验火箭2018-07-05 10:44 航空航天
- 
		  这台俄罗斯太空望远镜将配备中国造接收设备2018-07-05 10:18 航空航天
- 
		  中国新一代中型固体火箭试车成功2018-07-05 08:47 航空航天
- 
		  河北将压减退出钢铁产能4000万吨2018-07-05 08:2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中国核工业潜力惊人,日媒忧日本将“丧失技术”2018-07-04 15:53 核电
- 
		  中国可燃冰勘采科研基地选址南沙港区,计划2021年建成2018-07-04 14:37 能源战略
- 
		  “每年花超1亿美元买扫描电镜,国产只占10%”2018-07-03 07:42 科技前沿
- 
		  “银行电信电力等,不会考虑国产数据库管理系统”2018-07-02 09:26 科技前沿
- 
		  中企获全球首张石墨烯产品认证证书2018-07-01 13:34
- 
		  日15吨推力军用航发原型机交付 自产四代机有望?2018-07-01 08:50 日本
- 
		  法国三代核电技术全球首堆在华并网发电2018-06-29 20:37 中国精造
 相关推荐
- 
				 
				
				
				
				
				
				●  观察者头条  ●风闻 · 24小时最热 查看全部>>最新视频最新闻 Hot- 
									  漂移压哨绝杀!你正在收看幼儿园篮球全国大赛
- 
									  讨薪!25年御用司机和特朗普反目
- 
									  伊朗网红上传跳舞视频被捕,姑娘们“反了”
- 
									  “纽约时报fake news!美国强烈支持母乳喂养”
- 
									  “当前形势下,德方愿同中方开展‘工业4.0’合作”
- 
									  这个电子元件日企拟涨价近3成 手机也跟着涨?
- 
									  这片子观众少到没评分,却看透日本如何培养队长小翼
- 
									  “中国女婿”来救场
- 
									  我们又是冠军,我们总是冠军!
- 
									  陆委会主委将赴美 台媒:打探美国下一张“台湾牌”
- 
									  为了赚钱 美国阻挠别国支持母乳喂养
- 
									  《科学》揭露美国医药审查黑幕 或许证实了你的猜想
- 
									  “仗势欺人美国佬”加渔船在争议水域被美巡逻队拦下
- 
									  泰沉船事故致42人遇难 为何一上船就收走救生衣?
- 
									  靠香港群众的捐款,他在内地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 
									  独立日,自由女神像上的抗议者被捕
 快讯
-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