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铸长空“威龙” 挺大国脊梁关键字:据中国国防报7月9日报道,从珠海航展上的惊鸿一瞥、朱日和阅兵场上首次以三机编队的形式接受检阅,到正式列装部队,“威龙”歼-20的热度一直不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之际,记者来到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和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探寻他们在设计制造战机中如何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编 者 关键任务党员担当,关键时刻党员冲锋 步入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所”)和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飞”)的科研工作区,几架战鹰振翅欲飞,昭示着成都所、成飞与这些“空中明星”的血脉联系。大道两旁宣传橱窗里展示的数十位党员先锋的照片和先进事迹,向人们生动讲述着一个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成都所某项目办成员叶海就是其中一位。一次风险课目试飞,叶海随保障队伍在现场进行全程保障和协调。试飞期间,一保障人员突发疾病,被送往医院抢救。叶海一方面照顾病重同事,一方面协调后续试飞安排,在发现自己脑袋也隐隐作痛后,他仍坚持留在现场,完成工作交接,保证风险课目按计划试飞。 “这是军人手中的钢枪。”在成飞装配车间,张泰军晃晃手中的铆枪,就钻进机舱。虽然是一名“90后”年轻党员,但他已是知名的全国技术能手。张泰军和工友的任务是把上百万个零件组装成一架架战鹰。战斗机舱内体积小,结构复杂,留给工人的活动空间十分有限。工人大多数时间只能趴着、躺着、甚至跪着进行铆装,一天爬上爬下十几次,一趴就是几个小时,而主管领导每天深夜都要召开现场技术分析会。大家幽默地说:职工天天泡“酒吧”(久趴),干部天天进“夜总会”(夜间总开会)。 回忆起型号攻坚期间一个个难忘场景,成都所党委组织部同志介绍说,“关键型号有党员攻关、关键任务有党员担当、关键时刻有党员冲锋”,这是歼-20设计制造团队近年来在党建工作中一贯坚持的做法。无论在科研攻坚一线还是支援保障现场,都可以看到党员突击队奋勇当先,为型号研制奋战在一线的场景。深夜,成飞外面路边摊时常出现匆匆吃点东西又急急回到加班现场的身影。生产车间还开通“现场直通车”,遇到问题,蹲点守候的设计人员在生产现场第一时间制定可行方案。 成飞党委组织部同志介绍,党组织“朋友圈”也在型号业务拓展中以共建形式同步加强,不断扩大。备战朱日和阅兵,为加强对某部队的服务保障,成都所保障分队与空军某部机务大队成立“服务保障临时党支部”;新机研制进入攻坚阶段,有关单位深入开展“厂所共建”,成立“党员联合突击队”,开展技术交流和集智攻关;成飞主动与重点成品、零件配套供应单位开展“基层党组织共建”,打破“无形壁垒”,创新协同机制,促进型号研制协同推进;在型号研制外场成立13个党小组,确保“型号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歼-20研发和制造团队就是这样一群仰望星空的人。夜深人静时,歼-20总设计师杨伟办公室的灯总是亮着。早上7点至深夜,是他的工作时间。型号研制进入关键阶段,清晨五六点他就会开启工作模式,只争朝夕的拼命劲儿让大家肃然起敬。杨伟经常说,国家把最好的飞机项目交给我们来做,就是把国家未来空中安全的重任交给我们。所以,我们每个人搞的不是一个“轮子”,不是一个“把手”,而是与国家安全紧紧相连的航空装备。 在成飞高级工艺师刘顺涛的实验室里,他向记者讲述了几年前那个下午看到歼-20首飞新闻时的激动,仿佛一股强大的电流瞬间击中每一根神经。这两年,刘顺涛每年都会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与学弟学妹交流。他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名校毕业生选择加入这支“铸剑者”队伍,因为这里能够“立大志、入主流、成大事”。 为实现航空强国的梦想,设计师和工人奉献着忠诚、智慧、才华乃至生命,却在很多时候只能默默无闻。在这里,出差和加班是家常便饭。他们只能跟家人说要加班和出差,家人多少有些抱怨和疑惑。为此,成都所与成飞分别组织了“家属开放日”活动,让家属在参观中了解整个单位的工作氛围,也增强他们身为军工人亲属的自豪感。 6月29日,应邀来到成都所作《共产党人的信仰与生活》专题讲座的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刘哲昕感慨地说:“当你和这群军工人谈奉献、责任和荣誉时,你会看到每个人脸上骄傲的光彩,我从他们眼神中读懂了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 用青春撑起一片安宁天空 “这样一款先进产品,现场没有一张图纸。”在成都所科研大楼,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全数字化飞机研发体系。这一技术创新实现了飞机设计完全无纸化,彻底变革了战机研发模式、流程与体系,大大缩短了战机的试制周期。 这样的创新,在歼-20身上有很多。通常研发一款新机,采用的新技术一般不会超过30%,三代机采用的新技术一般超过60%,歼-20的新技术含量更高,许多新技术几乎要从概念起步。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歼-20设计制造团队是如何一步步跨越的? 这一跨越的背后是一代代航空人对祖国航空事业满腔热忱和执著追求的薪火相传,也是研制团队不断追求极致的创新实践。歼-10飞机总设计师宋文骢院士在《鸿爪留痕》一文中写道:40多年前,一群年轻人响应国家建设“三线”的号召,从全国各地来到四川成都,成立成都所,从事军机研制工作,同成飞形成一研一制的格局。 一代飞机带走的是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的心血、一代人的奋斗,却撑起祖国天空的安宁。40多年来,从平房到高楼大厦,从歼-9、歼-7C/D到歼-10、“枭龙”系列、歼-20,从白纸算尺、铅笔画图到数字化设计、虚拟仿真……航空人用理想、信念、坚守与奉献,一次次拉近中国航空工业与世界的距离。他们播下的一粒粒“自主创新”的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形成一片遮天蔽日的航空产业“大森林”。 “在未来的世界航空装备制造业格局中,是别人根据我们的装备来调整自身装备发展目标,而不是相反。”远眺前路,杨伟给自己和团队设定了更高远的目标…… - 原标题:铸长空“威龙” 挺大国脊梁
- 责任编辑:于文凯
- 最后更新: 2018-07-10 15:43:09
 小编最近文章央媒:抗击美国贸易战,中国有能力付出一定代价2018-07-10央企在科尔沁草原40年"挖掉"一座城2018-07-10金正恩视察三池渊:创造现代文明山区城市典型2018-07-10中国核心技术未掌握怎么办?丁肇中提了一个例子2018-07-10“当前形势下,德方愿同中方开展'工业4.0'合作”2018-07-10- 
		  中国企业研制激光步枪,真的假的?2018-07-10 13:29
- 
		  美国亚太盟国扎堆买P-8:这次是新西兰2018-07-10 09:55 重返亚太
- 
		  美国会报告:海军新护卫舰思路不清 可能重蹈LCS覆辙2018-07-10 09:37
- 
		  专访 | 蓝箭航天:商业航天的未来是中型运载火箭2018-07-10 08:40 航空航天
- 
		  台军防空导弹终于有雷达了2018-07-09 12:05
- 
		  中国“N2爆弹”技术升级:成功合成金属氮2018-07-09 11:00
- 
		  日“加贺”号直升机航母将赴南海 自称不学美国2018-07-08 11:20 日本
- 
		  我军“土豪旅”将首战朱日和 可正面击溃美国装甲旅2018-07-07 20:20
- 
		  美媒:美军欲开除1000名这样的士兵2018-07-07 10:23
- 
		  我军启程赴俄参加“国际军事比赛-2018”2018-07-06 13:10
- 
		  英媒:英国与瑞典谈联合研制战斗机2018-07-06 08:35
- 
		  美军投资研制高超声速试验火箭2018-07-05 10:44 航空航天
- 
		  中国新一代中型固体火箭试车成功2018-07-05 08:47 航空航天
- 
		  日本决定采购洛马雷达应对导弹威胁2018-07-04 13:05
- 
		  
- 
		  美军宣布“轻型攻击机”招标结果作废 将重新竞争2018-07-04 10:22
- 
		  胡赛展示自制地下弹道导弹发射装置2018-07-04 09:20 也门局势
- 
		  美军斥资42亿美元增购“鱼鹰”2018-07-04 09:07
- 
		  S400导弹终于能打400公里了2018-07-04 08:20
- 
		  白俄罗斯阅兵:乘红旗车检阅解放军仪仗队,中国武器也亮相2018-07-04 07:30 中国军工
 相关推荐
- 
				 
				
				
				
				
				
				●  观察者头条  ●风闻 · 24小时最热 查看全部>>最新视频最新闻 Hot- 
									  漂移压哨绝杀!你正在收看幼儿园篮球全国大赛
- 
									  讨薪!25年御用司机和特朗普反目
- 
									  伊朗网红上传跳舞视频被捕,姑娘们“反了”
- 
									  “纽约时报fake news!美国强烈支持母乳喂养”
- 
									  “当前形势下,德方愿同中方开展‘工业4.0’合作”
- 
									  这个电子元件日企拟涨价近3成 手机也跟着涨?
- 
									  这片子观众少到没评分,却看透日本如何培养队长小翼
- 
									  “中国女婿”来救场
- 
									  我们又是冠军,我们总是冠军!
- 
									  陆委会主委将赴美 台媒:打探美国下一张“台湾牌”
- 
									  为了赚钱 美国阻挠别国支持母乳喂养
- 
									  《科学》揭露美国医药审查黑幕 或许证实了你的猜想
- 
									  “仗势欺人美国佬”加渔船在争议水域被美巡逻队拦下
- 
									  泰沉船事故致42人遇难 为何一上船就收走救生衣?
- 
									  靠香港群众的捐款,他在内地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 
									  独立日,自由女神像上的抗议者被捕
 快讯
-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