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之谈德国大选:舒尔茨难以撼动默克尔
关键字: 德国总理大选德国大选 总理默克尔德国选举默克尔舒尔茨德国大选2017时间德国大选规则德国政党默克尔 基民盟【文/bet365苹果版专栏作者 扬之】
今年三月,舒尔茨在社民党(SPD)党代会上被全票推举为默克尔的挑战者。对其个人而言,既是荣耀和信任,又是挑战和压力;对社民党来说,此举与其说是出于无奈,倒不如说是一种挣扎。
其实,挑战默克尔,舒尔茨从一开始就胜数不大,无论是国内的从政经验,还是在德国选民中的威望,他都很难望默之项背。但社民党真心(侥幸)希望他的这两个弱项能在这场政治竞赛中成为取胜的筹码:没有丰富的国内从政经验,也意味着他个人无须为上届大联合政府的政策失误承担责任;在国内知名度不高,也可以被视为鲜有政治“负资产”,俗话不是说么: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舒尔茨(图/推特认证账户@Martin Schulz?)
可过去几个月的实践证明,社民党这个如意算盘肯定要落空。那么,“舒尔茨效应”为何注定只是昙花一现?SPD这个百年老党为何在短期内看不到重振雄风的希望?要回答这两个问题,以下几个因素至关重要。
第一,“大联合政府后遗症”
所谓“大联合政府”(GroKo),就是两个最大的政党联合执政。这种组合有利有弊:好处是,由于两党在议会中占据绝对多数,所以容易推行改革,特别是那些争议和难度颇大的计划;坏处是,议会中的反对党过弱,无形中大大削弱了政治平衡和有效监督机制。还有,对大联合执政的参与方来说,政绩容易被“老大”据为己有,而失误则少不了让“小弟”来分担。久而久之,后者的作用和声望会被弱化,落得个“陪衬人”和“配角”的地位。
默克尔2005年以来执掌的三届内阁中,有两届是与社民党组成的大联合政府(2005-2009,2013-2017)。社民党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留在政府中,就能确保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但它低估了自己作为政府“老二”被“老大”逐渐取代和淘空的危险。
不得不说,默克尔是一个化解政治对手的高人。在政绩面前,她习惯含蓄地突出本党和本人的作用和贡献;在麻烦面前,则不失时机地抓人来当垫背。这个特点,默克尔在与舒尔茨的电视辩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每次被问及最让她头疼的难民问题时,她都会巧妙地强调,当时的决策是和社民党同僚商量后共同做出的。
默克尔和舒尔茨电视辩论(图截自辩论视频)
实践证明,大联合政府已成为社民党的“政治原罪”,而且时间越久,社民党对权力的依赖会越发严重,独立性和创新力越发衰弱。当然,GroKo也并非一定对政府中的小党不利。1966年,当时的“黑黄联盟”(CDU/CSU和FDP)因在财政预算上出现不可调和的分歧而告解散,之后便诞生了德国战后历史上的首次大联合政府。三年后(1969年9月),德国重新大选。CDU虽然得票最多,但没有赢得绝对多数,无法单独组阁,与自民党又因前嫌而难以破镜重圆。大联合政府中的“老二”社民党于是抓住了机会,抛弃“老大”,自立门户,与自民党开启“红黄组合”时代。
第二,缺乏具有个人魅力的政治家
1969年,社民党之所以能在大联合政府的“阴影”中脱颖而出,除了当时国内外的一系列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至关重要:当时的社民党拥有一批诸如勃兰特(Willy Brandt)、魏讷(Herbert Wehner)、施密特(Helmut Schmidt)、巴尔(Egon Bahr)等具有人格魅力的政治家。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施罗德能当选为总理,同样离不开他的个人光环。
舒尔茨常年就职于欧盟,虽然口碑不错,个人能力也不是没有(据说会说多种语言),但他明显缺乏吸引选民的特殊魅力。再看社民党整个团队,自施罗德离开政坛后,纵使上下求索,也再难觅“星光级”的人物。
其实,在人才青黄不接方面,基民盟同样如此:当年那些既有能力又有人格魅力的“少壮派”,如基民盟议会党团主席梅兹(Friedrich Merz)、黑森州州长科赫(Roland Koch)等,最后都在党内斗争中败给看似平庸、然而福星高照的默克尔,最后不得不纷纷转行,弃政从商。但社民党在后续人才方面的问题比基民盟严重得多,这也是这个百年老党在短期内很难主导德国政坛的关键原因之一。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  观察者头条  ●风闻 · 24小时最热 查看全部>>最新视频最新闻 Hot
-
漂移压哨绝杀!你正在收看幼儿园篮球全国大赛
-
讨薪!25年御用司机和特朗普反目
-
伊朗网红上传跳舞视频被捕,姑娘们“反了”
-
“纽约时报fake news!美国强烈支持母乳喂养”
-
“当前形势下,德方愿同中方开展‘工业4.0’合作”
-
这个电子元件日企拟涨价近3成 手机也跟着涨?
-
这片子观众少到没评分,却看透日本如何培养队长小翼
-
“中国女婿”来救场
-
我们又是冠军,我们总是冠军!
-
陆委会主委将赴美 台媒:打探美国下一张“台湾牌”
-
为了赚钱 美国阻挠别国支持母乳喂养
-
《科学》揭露美国医药审查黑幕 或许证实了你的猜想
-
“仗势欺人美国佬”加渔船在争议水域被美巡逻队拦下
-
泰沉船事故致42人遇难 为何一上船就收走救生衣?
-
靠香港群众的捐款,他在内地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
独立日,自由女神像上的抗议者被捕
快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