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要“分裂”欧盟?
西方媒体起码在这个问题上还是相当“公正”的,基本上是“人人有份,事事有份”: “黑名单”上不仅有国家和领导人(俄罗斯、普京、特朗普、中国、埃尔多安、埃索伯恩、欧尔班、默克尔),还包括国际协议和人群(经济难民)、甚至连输油管道都在其中。[全文]
-
勒夫、默克尔、土耳其裔,都要接着干
德国人长期扭曲的民族情感一方面亟待喷发,另一方面又已成为某种惯性。政界已在讨论足球带动起来的民族自豪感是否有“潜在的危险性”,特别令人诧异的是,提出这类问题的恰恰是年轻一代政治家。在他们眼里,这种失而复得的民族情感很容易陷入歧途。[全文]
-
欧盟峰会前,好戏连台啊
默克尔虽然坚持寻找欧盟方案,但也知道自己不具备在数天内扭转乾坤的“法力”,所以争取寻找法国的支持,马克龙于是做了个顺水人情,在难民问题上力挺默克尔;默克尔则在欧元区共同预算问题上向巴黎做出重大妥协。但这在德国国内可能引发新的政治危机。[全文]
-
“欧洲被中美包夹”?事情没那么简单
特朗普颇有当年曹孟德的处世逻辑(“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对中国似乎也有点当年对刘玄德的心态(“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作为三方年龄最长的领导人,对欧方马克龙也颇为欣赏(“生子当如孙仲谋”?)……[全文]
-
金特会:时间在金正恩一边
平壤的优势是,金正恩年富力强,如果不出现意外,他将有足够的时间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笔者担心的是,美国为首的西方不会长期容忍金正恩本人及其体制,很有可能对朝鲜的内政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因此,不排除半岛和平进程发生突然逆转和推倒重来的可能。[全文]
-
特朗普玩坏G7,东亚有多少眼睛在看着
特朗普在飞往新加坡的路上扔“推特炸弹”,放弃共同声明,震动了西方政界、学界和媒体,但这种套路恐怕对朝鲜并没有什么作用,毕竟他们早就接过不少了。[全文]
-
法德是一种怎样的“夫妻关系”
德国人的性格比较古板,即便是表扬话,听起来也会让人觉得别扭。默克尔的话当然是好意,可听起来却仿佛是一位久经欧洲沙场的老战士在谆谆教诲初出茅庐的后生:小鬼,等你长大后就明白了。[全文]
-
乱!意大利又带着欧洲坐过山车
极左极右联手推出总理人选孔特,总统拒绝反欧人士担任内阁财长,逼得孔特放弃组阁,总统推出亲欧派组建过渡政府,明年将再次大选,但两个极端民粹主义政党届时或许会赢得更多的选票……这对欧盟无疑将是很糟糕的结局。[全文]
-
中美贸易战不打了,默克尔访华什么滋味
默克尔此次访华,除反应两国经贸关系非常密切之外,还是一次在新的国际格局中重新调整德中和欧中战略关系的重要契机。中方对此一直很感兴趣,但默克尔的公文包里是否带有这个方案呢?[全文]
-
耶路撒冷是“千年古都”?与以色列有关的另一些真相
现实中的“圣城”在数百年的历史中并非都城,而是座小城镇。1917年,耶路撒冷人口只有五万左右。就连复国主义创始人赫兹尔1898年看过耶路撒冷后都写道:“我并无惬意之感。”他更愿意在迦密山建都。开国总理本-古里安,在建国前梦想着在内盖夫沙漠中建都。[全文]
-
特朗普在耶路撒冷点火,哪些反对者在虚张声势?
在所谓的“迁馆”问题上,特朗普只是下令国务院规划建设耶路撒冷使馆和“准备”搬迁,并未做出具体的时间规定。为避免给以方“出现了新的法律基础”这样的错觉,美方甚至向领事馆发布指令,颁发护照时在持有者的出生地一栏中莫填写“以色列耶路撒冷”。[全文]
-
第四极终成迷梦?特朗普打醒了欧洲
欧洲眼下正在走钢丝:一边要应对川普的高压要求,一边要劝说伊朗不要放弃。对此,吕特根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这件事再好不过地说明欧洲在外交上已经无助到了何种地步,因而是时候发展我们自己的安全和外交政策了。”[全文]
-
魏玛三角:德法波又坐到一起,能治好欧洲吗
这或许也是“魏玛三角”的某种宿命吧:平日大家都并不真心重视这个平台,甚至长期闲置冷冻;一旦出现危机和各有所需时,三方才高调宣示合作的意愿,而且每次都反复使用类似的语言:“重新激活”。而这个外交辞令所反映的恰恰是机制的“半死不活”。[全文]
-
欧美抵制“一带一路”,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这一点
国内有专家学者认为,只要欧美“最终认识到中国模式具有普适性时,这些质疑才会逐渐消失。”笔者认为,这是对中国与欧美矛盾的错位评估。欧美排斥诋毁“一带一路”,并非因为他们没意识到或没看到中国模式的“普适性”和“普惠性”,相反,他们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点。[全文]
-
德国逮捕加独分子,是在“自找麻烦”?
德国“叛国罪”虽然与西班牙的“叛乱罪”有雷同之处,但德国这一条款的前提是“使用暴力”,或最起码也要“不惜”使用暴力。对普吉德蒙的另一个指控是“挪用公款罪”,便于引渡,但判决则会轻许多,而且西班牙只能据此指控进行庭议和判决。[全文]
-
西方妖魔化普京,是“棋逢对手”后的绝望
不久前在英国发生的俄前间谍中毒事件,则又一次把俄罗斯和欧美国家的关系降至冰点,而普京的“魔鬼”形象在西方社会里再次得到了加强。不过,笔者发现,西方妖魔化普京的背后,其实也反映了某种“棋逢对手”后的绝望。[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