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小茗:彩虹合唱团背后的“业余”之战
关键字: 彩虹合唱团 感觉身体被掏空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代表作品彩虹合唱团 金承志彩虹合唱团 招人斜杠青年彩虹合唱团 业余在工作/消费之外:谁的余数?
已有报道指出,彩虹合唱团贡献的《感觉身体被掏空》、《春节自救指南》等歌曲,唱出了“新城市民工”的心声,为压力巨大的城市职场生活提供了发泄的出口。这当然是彩虹合唱团一部分走红网络的作品的极具特色之处。然而,如果只是如此,那么作为“业余者”的彩虹合唱团以及他们所提供的音乐,也就沦为了大众文化商品中的一种,是包装完毕、只待消费的对象。面对这样的文化商品,每个被高度剥削的城市民工,只需回家后在沙发上以标准的“葛优躺”,打开电脑或手机,一边欣赏一边发笑自嘲便可。
如此一来,工作之“余”再次蜕变为消费时段。此种片面化的描述,也在有意无意间,将人们对“业余”的要求,重新拉回工作/消费的二元对立,把嘲笑工作和自嘲,变为合格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然而,彩虹合唱团对既有的工作制度、消费制度及其合谋的挑战,远不是几首歌曲几段视频那么简单,而是来自于其创作和实现这一类歌唱的业余化的运作模式。
正如团长金承志在多个场合反复说明的那样,彩虹团的团员们参加排练和演出,并非想成为专业的演出团队,也不是为了赚钱。他们都只是以业余者的身份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因此,每年固定的几场演出,如果条件许可也愿意参加几次商业演出,但这些都要视大家的意见而定。对于有着固定且不错收入的城市白领们而言,参加合唱团是一种严格区别于工作的状态。如果说赚钱往往构成了人们评估工作的重要指标,甚至成为唯一目的和动力的话,那么与此相区别,“业余”之所以可贵,恰恰在于它的目的不是金钱,也无法以金钱加以衡量。
只是,若仅到这一步,是不够的。因为这样的“业余”,仍只能经由对工作的否定来确立自身。这样的否定之法,并不能够给予业余自身的根基,反而成为人们诟病或径直将彩虹团、跑团或其他由兴趣爱好而起的自发组织,视为中产阶级自娱自乐的一个原因。
毕竟,合唱也好,马拉松也罢,如果“业余”总是建立在不在少数的金钱投入和慷慨的时间投掷之上,此外又别无与消费娱乐更为根本的区别性特征的话,这样的指责自然在所难免。这意味着,倘若要正面论述今天社会中的“业余”,就需要进一步梳理和明确,“业余”究竟如何确立起自身的意义,它是否可能或正在从工作/消费的支配下摆脱出来。
就此而言,在彩虹团尚未红火之前,一篇发在其微信公共号的讨论文章《我不觉得一群人唱得高兴就好》,很值得注意。文章一开头便申明,自己是一名合唱团的团员,对合唱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要求。对于合唱团中普遍存在的对于“业余”的看法——“大家在一起唱得开心就好”,作者颇不以为然。他/她在合唱团所做的一切,也就成了和这些看法持续交战的过程:
唱不准音高或者没时间复习乐谱都是有原因的,为什么要揪着不放,破坏别人的乐趣呢?识谱虽然没那么强,但是这个人很有趣啊;对声音的控制虽然无感,但这个人知道哪里有好吃的啊;音准的概念虽然弱,但这个人……,为什么要揪着不放叫别人不高兴?而且为什么总是说那几个个别的人好,他们是做事认真,排练认真,唱得也很不错,但为什么就是对别人视而不见?是啊,为什么呢?
这段生动有趣的记录,不仅把我们带回到了纷扰的排练场和各有特点的合唱者们中间,更是向我们展现了,当前社会中,人们对于“业余”的习惯性定位,即便是业余者们自己也不例外。
比如,既然是“业余”,也就意味着它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事,一旦需要,就应该为工作或其他更要紧的生活内容让路。首先牺牲“业余”,有何不可?既然是“业余”,那么所有的活动便是为了乐趣或开心而来,一切导致不那么开心或有趣的做法,例如艰苦枯燥的练习,就不受欢迎或干脆拒绝。不然,怎么叫放松?既然是“业余”,那么业余者就不再是异化劳动下的片段,而是应该被视为一个“完整的人”来接纳。唱得不好,但有其他优点的人,难道不同样值得友爱珍视吗?
于是,这段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合唱队员之间的彼此埋怨/相互体谅,实际凸显的是“业余”在现实中的尴尬位置,以及这个位置缘何而来的各色线索。
显然,长久以来,人们不断投掷在“业余”之上的,是在工作中无法被满足的自相矛盾的欲望和要求。
一方面人们如此看重和渴求业余,羡慕别人展开此类活动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又总是不假思索地认为,它不重要,并不需要特别地思考、养成和呵护。
一方面人们认为在繁重高强度的工作中,人惨遭异化,失去了完整性,另一方面又似乎觉得只要脱离了工作,作为完整的人的资格就会自然恢复。
一方面人们厌恶工作,把无聊、繁重、费心劳力视为工作的基本特征,拒绝它们被视为对工作的抵抗。另一方面,享乐、搞笑、不花力气便可以轻松享受的消费乐趣,却也很难真正让人满意,欢乐中的空虚,被越来越频繁地注意到,变得刺目和尖锐。然而拒绝费心劳力的本能反应,又注定了这一注意和抵抗之间彼此断裂。
不难发现,在这些矛盾中,对工作的厌恶越是强烈直接,工作越是能以一种更为深刻和隐秘的方式支配人们的喜好与取舍。不费心劳力的以消费为主旨的休闲,也就越发顺理成章地接替工作,成为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另一重剥削之法。这些自相矛盾的欲望和要求,既构成了人们对“业余”几乎条件反射式的理解,也开启了重新思考它的契机。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梳理这些欲望和要求,重新设定问题。
- 原标题:彩虹合唱团背后的“业余”之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  观察者头条  ●风闻 · 24小时最热 查看全部>>最新视频最新闻 Hot
-
漂移压哨绝杀!你正在收看幼儿园篮球全国大赛
-
讨薪!25年御用司机和特朗普反目
-
伊朗网红上传跳舞视频被捕,姑娘们“反了”
-
“纽约时报fake news!美国强烈支持母乳喂养”
-
“当前形势下,德方愿同中方开展‘工业4.0’合作”
-
这个电子元件日企拟涨价近3成 手机也跟着涨?
-
这片子观众少到没评分,却看透日本如何培养队长小翼
-
“中国女婿”来救场
-
我们又是冠军,我们总是冠军!
-
陆委会主委将赴美 台媒:打探美国下一张“台湾牌”
-
为了赚钱 美国阻挠别国支持母乳喂养
-
《科学》揭露美国医药审查黑幕 或许证实了你的猜想
-
“仗势欺人美国佬”加渔船在争议水域被美巡逻队拦下
-
泰沉船事故致42人遇难 为何一上船就收走救生衣?
-
靠香港群众的捐款,他在内地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
独立日,自由女神像上的抗议者被捕
快讯 -